这部影片很有意思,剧本是根据吴若甫先生被绑架24小时被警察成功解救而改编,由刘德华饰演以吴先生为原型的吾先生,吴若甫先生饰演里面的一个刑警。王千源饰演绑架犯的头儿华子。
华子 以警察的名义绑架吾先生,基于对警察公权力的信任,吾先生跟着华子走了。吾先生的经纪人报警了。此后24小时给生命了一个期限。有两条线,一是对华子的介绍,二是对刑警工作的展开。对华子的介绍,采用了插叙的方式,一方面是一系列绑架时间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对于逮捕的华子进行询问。从华子吃到第一个饺子,却没拿住掉下去了,就已经告诉我们结局,虽然解救很危险,但是华子会功亏一篑。
吾先生因为当过兵,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刘德华虽然一直坐着,但是演的确实不错,不卑不亢,沉着冷静。有点像《十二公民》虽然场景不变,但是人的情绪语言表情还是很好的把无处安放的紧张表现出来。一开始还救下了以前被绑的一个男孩,并利用各种机会来攻击对方的心里防线,寻找获救的机会。比如要吃苹果,要喝井水不喝可乐,要在马路牙子小便,为了让开拖拉机的农民帮助他。最后得知,晚上9点,无论拿到钱与否无论华子回来与否,他都被杀。唱了一曲《小丑》,热泪盈眶。“启幕时欢乐送到你眼前,落幕时孤独留给自己,是多少磨炼 和多少眼泪,才能够站在这里,失败的痛苦 成功的鼓励,有谁知道 这是多少岁月的累积”,每个演员都是把欢乐留给观众,把孤独留给自己。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扮演着孩子,学生,家长,职工,各种各样的角色,不得不带着面具生活,像一个小丑一样,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成为孤独患者。最后,吾先生在千钧一发的时候被救,被救的还有誓死不说出女朋友的那位小窦。这两位孤独患者,在相互帮助中,相互救赎。果真,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不过,我却被王千源圈粉。之前看过他与刘诗诗演的《黎明决战》,觉得这个公安局局长有点意思。这次,他是一个反派角色。剧组的化妆人员不错,用卷发还有微微胡须,穿着机车服,把有些落魄又有些颓废的心狠手辣的绑架犯,展示出人性的卑微与无奈。还有一场裸戏,瘦瘦的上身,有些郁郁不得志地烦闷。毕竟是刑满释放一年的人,从他羡慕吾先生赚钱多,更能看出他出身落魄,一直游荡在社会边缘。去医院见女朋友,还在进行最后的负隅顽抗。这个人负隅顽抗的不仅仅是刑警还有命运,从最后吾先生拿着一篮子苹果去看他的时候,羡慕吾先生命好,再次看出,华子是一个为了挑战命运不择手段的悲情角色。特别是对于母亲的内疚与惭愧,让我们同情这个迷途的羔羊,但是导演没有给他洗白,因为刑法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在个人自由发展与社会安全稳定之间划出界限,这就是规则的意义所在。再者,杀人者死,是原始的自然法原则,在没有废除死刑的国家,更理应如此。我觉得在《黎明决战》里,王千源像一只骆驼,虽然默默无言,却是刘诗诗这个女主角最好的依靠与安心丸。同样,在部戏里,他更像骆驼一样,在荒漠里艰难行走,风刀霜剑,严寒酷暑,慢慢把他逼向犯罪之路。后来,因为面对母亲,自己许诺下辈子做个好人。悲情的骆驼终于找到了心灵的绿洲,实现自己人生的自我救赎,其实,绿洲一直都在,只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刘烨在里面饰演了一名刑警,导演为了把观众的目光集中在案子上,用一条暗线来加强我们内心的紧张感。刘烨妻子的短信,催他见儿子。我特别紧张,生怕这位父亲会死在战场之上,特别是在抓捕华子的时候,华子手里有手榴弹,随时准备同归于尽。刘烨执行任务的时候,又接到短信,他只是迟疑了一会儿,便穿上军大衣继续任务。这部戏里的警察没有英雄主义,不像香港警匪电影如《拆弹专家》《寒战》之类的,夸大男主角的个人魅力。在这部戏中,所有的刑警都是集体主义,配合工作,严阵以待。他们用服从命令,精准工作来一步步达成解救人质的命题作文,特别是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刑警才是真正的依靠。
吴若甫先生在里面饰演了一名刑警,话不多,我记得很清楚,他是最先冲进去解救吾先生的。不知道吴若甫先生有何感想,人质与警察,异位而处,心理一定五味杂陈吧。人一般有两个我,此处不是讨论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是说一个是胆怯与懦弱,一个是勇敢与刚毅。勇敢的吴先生解救了垂死挣扎的吾先生,从心理历程上完成了真正意义的自我救赎。
我看这部戏露出微笑的时候,不是人质被救,而是刘烨拿出电话,说到“诺一”,一下子从导演营造的紧张氛围中逃离,想起诺一的可爱与火华社社长的逗逼,出戏了。
无论是吴先生去解救被绑架的自己的勇敢激烈,还是刘德华饰演的吾先生在悲痛中唱《小丑》时还搂着小窦的心心相依,无论是刘烨刑警面对家庭与工作忙碌的困局后在解救人质后的拳拳父爱,还是王千源得到刘德华送给的一篮苹果后向母亲哭诉下辈子做个好人的大彻大悟,这部戏始终在传递着“自我救赎”的观念。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