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篇介绍了“同理心”思维方式在与孩子建立良好有效沟通渠道伊始的重要性和一些常见问题,今天,介绍几个家长在使用沟通技巧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些表达误区。
1、不要机械地完全重复孩子的话。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式的回应,鹦鹉学舌式的回应会给人敷衍了事的感觉,不是吗?
2、无论如何,也不要重复孩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例如:
孩子:“我是我们班最胖的一个。”
答一:“哦,你真的认为自己很胖啊!”
答二:“哦,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表了,真的长大了。……”
显然,孩子此时需要的只是家长接受他的沮丧感受,不是吗?
3、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当他们不开心时,很多时候根本不想说话,这时,我们只需要陪伴在身边,对孩子来说就是安慰,这样就够了。
4、有时候,在孩子情绪非常激动,表达自己强烈感受时,轻描淡写的“冷淡式”回应,会激怒孩子,产生火上浇油的反效果。
5、与前面相对应的,父母对于孩子伪负面情绪反应过度,会起到“小题大作”的作用,对孩子也是没有正面作用的。
6、用“幻想”的方式来满足孩子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效果比分析、讲道理、费力的解释更能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理解和安慰。
7、我们学习和掌握处理孩子不良情绪的技巧和方法,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有权利感到伤心、难过、沮丧,他们有这些感受是正常的,我们会接受这些并和他们共同面对,这些不会让我们崩溃的。作为家长的我们越坦然,孩子越容易摆脱他们自己的烦恼。
到此为止,面对这么许多的条条框框,注意事项,身为家长的你,有否被吓到?是否领悟到了,与孩子沟通、处理他们的各种感受,是一门艺术。通过对技巧的反复演练和使用,不断地总结和体会,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哪些对孩子有帮助;哪些会激怒孩子,而不会给他们安慰;哪些会拉大你们之间的距离,哪些会令你们感到更亲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没有什么能够取代作为父母的我们的亲身体会,不是吗?
写下来,贴在显眼处,时刻提醒自己
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哦……”;“嗯……”;“原来是这样……”,不要急着分析、给建议、给意见
3、说出他们的感受,而非机械重复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让我们行动起来,刻意地、反复地练习这些小技巧吧。从现在开始,你会发现,孩子愿意“听”你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