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已至,北方的天气逐渐转凉,又到了冷热交替“乱穿衣”的气候。搁置了一个夏天的泡脚盆被重新启用,每天晚上用温热的水泡一泡脚,驱寒除湿,这是经济实惠的养生方法。
当“猪队友”——孩子爸爸,从阳台的角落里,搬出了他放进去的泡脚盆时,我恨不得胖揍他一顿!
完了,这个盆废了,炙热的阳光把它晒干吧了,几条明显的缝隙甚至透得过阳光。 好几百元的木盆当劈柴吗?想想都心疼啊。
孩子爸还不住抱怨“让你买个铁盆,不听,木疙瘩不禁用啊。”我懒得理他,其实我们俩共同语言的时候不多,他就是个杠精,什么事都想掰扯掰扯,就像高速收费站的“etc杆”一样,遇到话题就先“抬杠”。
一边心疼我的泡脚盆,一边打开万能的app,词条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抹桐油,塞木屑灰,502胶水……看到这样的解决办法,有些专业性在里面,不适用于我。接着往下翻,一条内容吸引了我的眼球:泡水。
简单易懂,而且讲了原理,木头泡水膨胀,裂缝就愈合了。
死马当活马医,大不了再买一个吧。当天晚上,把泡脚盆抱到卫生间,注了一些水,果然哗啦哗啦流,片刻空盆。又把它放进另一个水盆里,浸没了半个盆身,耐心等待吧。
第二天早上再注水,水流明显变小了,缝隙处渐渐愈合,只剩下细微的缝隙。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泡脚盆又在水盆里整整浸泡了一天,晚上回家了,注水,几乎没有漏水了。
我成功救活了一只泡脚盆!还是佩服老祖宗的智慧,木头的盆可以用上一辈子,哪像现在的塑料材料,几年就得坏了,热水一泡还有味道。
原始的东西,最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