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快来,开始讲故事了!”每天晚上临睡前,五岁半的儿子都这么催促我,而这也是儿子一天中唯一积极主动催促我快点的时候,其余时间都是我在催促他。“妈妈,今天讲这个。”他认真翻阅着那本厚厚的童话书,慎重地选择了一个他想听的故事,然后眼巴巴地看着我。看着他那急切的目光,我不禁想起他小时候的读书历程。
在儿子一两岁时,我就开始给他认卡片上的字,慢慢地卡片上的字都认完了,我就自己自制卡片,通过玩游戏等各种方式使他认得了好几百个字。那个时候心态是很轻松的,认得多少就是多少,不强求他。而他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轻松认得了不少字。后来儿子上幼儿园读小班了,我突然发现,他班里的小朋友认的字都比他多,这让我不禁慌了起来。这一着急让我一下子急功近利起来:卡片认字太慢了,必须改变认字方式,从阅读开始识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没有认真研究教育方法的情况下,我随便挑了几本他平时爱听的故事书,用手指着书上的字读给他听,后来发现他根本就没看那小小的字,而只关注那色彩斑斓的图画。提醒一段时间后,发现无效,我改变策略,让他跟着我读。我的想法是这样,就算他没有看字,至少让他跟着我读,能把书背下来,以后他自己翻书时或许能自己读出来,再说也能增强他表达的能力。为了听故事,儿子不得不接受这一附加的条件。没过多久,儿子就觉得很辛苦了,跟着妈妈一句一句念下来,故事不连贯不说,跟读得不对,还被妈妈批评,渐渐地儿子变得不爱听故事了,我有点慌了,甚至我跟他说,你不用跟读了,妈妈念给你听,他也没兴趣了。此时他已经完全不想听故事了,这下我慌了神了。天下哪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我生生把一个孩子的天性给催毁了!我真是后悔啊!
后来在他上中班时,报了个识字班。我才发现原来教识字是这样教的。首先字要够大,还不能太多,我以前给他读的书都不符合这个条件。其次,先让他读熟这个故事,然后用小手指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地念。经常这样读,故事里大部分的字都学会了。经过这次兴趣班的学习,我真是受益匪浅。首先,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早期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阅读中识字也是势在必行的。其次,阅读必须建立在孩子的兴趣上,一切以孩子兴趣为主导,他想看什么书,想讲哪个故事由他说了算。最后,要多重复!多看、多读、多听!幼儿的记忆能力是一生中最好的,但同时也有一个特征——学得快,忘的也快!也许一转眼他就把刚刚还认得字给忘了。所以多重复、大量重复,孩子才能将文字长时间留在记忆中。我以前犯的错误,第一是急功近利,第二,不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第三,没有根据孩子情况展开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
深刻吸取这些教训后,我缓慢开展我和儿子的阅读计划。首先,儿子已经适应了在识字班里用手指着字读书的习惯。我对儿子说:“宝贝,你只需要用手指着书上的字,妈妈来读就行了。”一开始他很怀疑地看着我,得到我的肯定后,他才用手指着字听我读。这期间也经历了一些反复,有时他指累了,烦了,闹情绪不读了。我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呵斥他,他不想指着字了,那就不用指了,我还是会把故事读完。有时,他光顾着看图画,没有认真指字,我就先让他看够画面了,再读书。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地他读书的兴趣才恢复回来,我也是松了一口气。
在读书过程当中,我也不是一成不变,根据他的情况一点一点增加要求。有些故事读过好几遍了,我估计他对内容比较熟悉了,就跟他商量,让他跟我读一段,他同意就读,不同意就算了。他有时候会主动提出跟我读一段,因为我讲故事声情并茂,逗得他哈哈大笑,可能他也想尝试一下声情并茂的感觉吧。随着他识字量的增加,我经常鼓励他自己读一句话,可是他一直不愿意尝试,总依赖着我。第一步的跨越对他来说,真的很难。那好吧,那就自己读标题,就几个大字他不好意思再拒绝。他自己读出来后,我就使劲儿地夸他,“哇,你会自己读书了!?你很棒哦,真的会自己读出来了,太好了,以后你也能像妈妈一样讲故事了!”夸得他都不好意思了,从此奠定了他的信心,读书并没有他想象地那么难,再加上他每一点进步我都报以热情的鼓励,现在他已经能在我的辅助下读完一个故事了。
现在每个晚上都是他表演的时刻,在我给他读完他挑选的两个故事后(现在已经不让他再指着字了,太慢),就轮到他给我读两个故事了,一开始他还用手指着,后来读熟了,就不指了,这是我期望的,阅读本来就不该用手指。每天晚上看着他熟练地读着书,我不禁微笑,不久,他应该就能自己看书了,当然我还是会给他讲故事,在他有要求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