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与“农民工”的称呼
底层逻辑,指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法。底层逻辑越坚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农民工这个称呼,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受歧视的,甚至带有点不尊重的叫法。因此,农民工将改名为“新产业工人”。这个名字体面又好听。其实,名字不是最关键的,要想改变农民工的地位,就必须让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在城市里享受到和其它群体一样的待遇,比如医疗、社保、孩子入学,甚至包括入户等等。
数据显示,2020年东部地区的农民工月均收入为4351元,是最高的一个区域。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3866元、3808元、3574元。一个月三四千,工作又那么辛苦,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愿意做。所以,未来农民工的平均年龄还可能上涨,数量也会不断减少。
数据显示,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从2008年的34岁,上升到了2020年的41.4岁。从这里可以看到,我国农民工以80后为主要人群,而90后大部分都不愿意做,更多喜欢去送外卖,送快递。
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问题,需要从顶层设计开始。
为什么还要说底层逻辑呢?主要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底层、同时需要更强的解决能力,从根本上消除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