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不太靠谱。
毕竟我终于熬到了可以倚老卖老的年龄,却被人一下子打回了原点,对于我这种讲究进步的人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耻辱。
我是一家三线小县城的国有银行的小柜员,毕业五年了,我终于学会了哄着客户,然而对于做业务,我始终如一:
因为马虎,我会办错业务;
因为马虎,我会经常办错业务;
因为马虎,我会一直经常办错业务。
我分析过这个原因,刚参加工作时,因为学习过关于成长的言论,比如:你要勇于犯错,勇于尝试,这样才能得到最快的成长。
然后,我的确是这么做的:我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文件,不管是不是我应该学的,我都要凑过去学一学,甚至利用内网自学业务,努力真的是有回报的,很快我就出名了,我是我们那一届懂业务最多的,也是做业务最多的,当然啦,我也是出错最多的员工。
因为,别人不会做的,我会主动请缨,拿来,我试试。
别人害怕有风险躲着的业务,我也会抢过来,我试试。
甚至,主管怕有问题想劝客户放弃时,我也会自告奋勇,我觉得我可以试试。
老实说,我真的不怕试错,我这一直认为自己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甚至开会通报批评时,我也满不在乎,还嘴硬地辩解道,我一天做了那么多业务,错了很正常嘛,要不就是,别人都不会,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错也是情有可原的呀。
我现在简直都不敢去想,当时听我这样说的那些领导脑子里的想法,也许会觉得我单纯吧,更多的可能会是这丫头是傻逼吧!
现在想想,当时真是个二逼。
我竟然不明白许多很简单的道理,反而还沾沾自喜个人的一点点成长,就像个弱智一样每天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以下是我不懂的很简单的道理:
1、人难免会出错,一次两次可以原谅,但是经常性地犯错就是个人的问题了。
2、做的多错的错,就算是马虎也一定是有概率的,做的多一定会无形中提高了犯错误的概率。
3、搞不清楚哪些才是工作中的重点。
不考虑大环境的鸡汤绝对是毒鸡汤,我就深受其害,我只是简单的记住了努力学习、在试错中成长、不要怕多做事和不要怕犯错误这些被抽离出来的词组,然后就不分环境场合地各种用,然后自以为是地活在一种自我成长而别人都原地踏步的假象中,甚至有时候还无耻地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真的占了便宜。
我并没有发现自己所处的是一种经营风险的敏感行业,最怕的就是出错,即使仅仅是一个小数点错了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进而酿成风险事件。如此特殊又敏感,我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到,更可恨的是,别人旁敲侧击也没能点醒我。
的确是我太蠢了,我用了五年时间才搞明白是自己的问题。
还有说话的问题,我以前一直都是很文静和温柔的人呀,我这个连上课回答问题都哆嗦的人怎么可能会怼客户,但是上了几年班,我竟然给领导留下了说话直、横甚至不会讲话的坏印象。
我自己分析了以下几个原因:
1、我性子太直了,用红姐的话说,我就是那个经常直给的人,不会绕弯子,还一下子就会被激怒。
今天培训时老师讲的例子我觉得特别好,我以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
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柜员和同事手里其实都没有零钱了,然后客户想换零钱。
客户:“你好,我想换点零钱。”
柜员:“好的,我帮您看一下”,拉开抽屉假装认真地看一下,真诚地对客户说,“不好意思,我这里没有了,我帮你问问别的同事那里还有吗。”
慢慢地回头问另一个柜员,得到答复还是没有,然后再次真诚地对客户说:“您看,真不好意思,今天的零钱都换完了,没办法给您了,您看您是不是明天再过来看看。”
客户很满意,微笑着说:“麻烦你了,那明天我再来看看吧。”
不知道你们注意没,对话的背景里已经交代了没有零钱,但是面对客户的请求,柜员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拒绝,而是采取了迂回的方法来证明给客户看,真的是太精彩了,客户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好的服务然后满意地离开,甚至在离开前还为麻烦柜员而愧疚。
而相反,加入我在第一时间就脱口而出我没有零钱,然后干瞪着客户,客户在一时间会本能的不相信,甚至会主观的认为我想偷懒不为她服务。假如我在客户的追问下,不情愿地打开抽屉给他看真的没有零钱,她也会不舒服甚至生气,因为我在证明她是错误的,仔细想想,谁会喜欢自己被证明是错误的呢?人本能的都是自以为是的呀。而在这个过程中,假如我还有一些过激的言论或行动,势必会惹恼她!!!!!
客户可是上帝啊,服务她不就是哄着她离开吗?而反观我都做了什么,我居高临下,还一直在试图证明客户是错误的,脑子果然是进粑粑了,这个时候她不生气那真的是涵养高了。
还有,从工作开始,我一直以为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干很多的活,我并没有注重跟同事尤其是跟领导沟通,也没有努力给她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我忽略了外企私企跟国企的工作思路是不一样的,我的确错的很严重。
我写不下去了因为我发现自己好蠢呀,我决定今天先放过自己,明天再继续伤害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