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在攀枝花学院搞行政的师弟喝酒,聊到当年川大求学的情景,提到了学术基本功问题,对基本功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理解。结合最近对小学生培训的观察,越发觉得基础的重要性,所以简单聊聊学什么,怎么学。
基本功体现在哪里?常见的“练功”体现在武术、舞蹈、绘画、歌唱、表演等技巧类,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音乐识谱,打字盲打,游泳姿势,英文发音……应用类的也需要基本功。再高深一点的文学修养,学术研究,专业技术,背后都是基本功的应用。
需要弄明白高手到底高在哪里。高水平、专家高在哪里?高级的知识技能与普通知识的区别联系如何?形式上看,无非更高更快更强更稳更博。不聊天赋差异,单看后天培养,基本所有的高水平都是在更高层面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而已,本质没有神秘性。
技能类一般通过反复练习,比如自行车、游泳,一旦学会,花样可以通过学习培养。唱歌跳舞,语言艺术,背后涉及的技巧是通过练习可以获得的,前提也是基础必须过关。智力类如学习、科研,需要博闻强识(基础为历史文献、前沿热点),找到聚焦点(方向),用所学解决新问题而已。
基本功很容易被忽略,因为不是所有基本的东西都是基本功。这里讲的基本功,不是算数识字,不是加减乘除,也不是诗词歌赋,这些是基础知识,不能笼统说是基本功。我说的基本功,是每个学科最底层入门的核心基础,懂了它就初窥门径,它是系统的,多元的,略微抽象的。
我们以小学生写作为例,如果让你教他描写人物,怎么教呢?你可以天马行空去想,人物形形色色,描写方法多种多样,各种成语、优美句子、手法技巧都可应用。关键小学生不一定听懂你这些“技巧”,这些对他们来说是相对高深的,如何能教会他们思考,用他们听得懂,用得上的方法教会他们思考的基本功,写作的基本功?
小孩子写人物,从哪里下手,如何思考?如果你引导他人物的外貌、声音、动作、语言、内心,他就能把单独的个人表达清楚。如果你教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又能深入一步。孩子的思维那么简单,不会复杂的发散思考,更不会用高深的写作手法,但如果他们会思考,大约知道描写的思路(入门),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积累,会慢慢变好,这就是基本功。
很多人低层次勤奋,在基础知识上费了很多力气,基本功却不一定扎实,可能会走弯路。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和朋友们达成共识:我们可以不精通,可以暂时不是高水平,但一定要懂一个行业或学科(入门),尽可能知道该领域需要的核心知识、核心方法,知道它的历史及前沿,这些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慢慢变成高水平。
很多朋友想写作,认为多读书基本功就扎实,这话不假,但不全面。有思考的开卷才有益,读了许多没有收获,回头照样不会写。但凡会读书者,不自觉学到了表达技巧,发现了美与差距,这个收获的过程才是打基础的过程,不是随便读了三五本就成的。好在哪里?差在哪里?想模仿什么?慢慢悟到写作的基础,这就成了。
大学以前的学习都是基础知识,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基本悟出了学习的基本功,那是关于学习的一套认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系统学习的基础。往简单说,是种好的学习习惯,往复杂说,是种思维方式。基本功最终来源于基础知识,又高于它,是体统解决某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方法论,掌握它,学习会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