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又过去了六分之一。这六分之一的时光,你都用什么填充了它,从而,在这一刻想起,不是后悔,不是自责,不是黯然?
二月已去,三月,正笑语盈盈地,向你我走来。三月,如果是江南,是历朝历代文人笔下的江南,那么,这个时节,正是邀约三五知己,出门踏青的好时节。这个时节,正是在烟雨蒙蒙中,写下缱绻柔情的好时节。可是啊,这个写字的人,她的故乡在塞外,在大漠孤烟的北国。三月的北国小城,虽然春之气息萌萌而动,但,残冬的威严还在。沿河之行,目之所及之处,坚冰犹在。枝上的春天,还没有醒来。土里的春天,还在小憩。
古人烟花三月下扬州。去赏那一树灿烂的春光。今人如我,当三月深情款款地向我走来的时候,依然,有些僵硬,有些迟钝,有些呆滞。
三月,诗人笔下的那一行行多情的诗句,宛若冰层底下呼啦啦的流水,泠泠作响: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三月春来,春心萌动。就像遥远遥远的唐朝,那个年华正好的少妇,她的一个回眸,见到了陌上鹅黄的柳色。刹那之间,她的心里,就生出无穷无尽的悔意来,早知春色撩人,就不叫心爱的人去寻觅什么一官半职了。官,可以晚一些再做,春天的美景,只在此一时,此一刻。
三月,春风渐起,大地回春。所有的生命,都焕发出勃勃神采。三月的阳光,就算是在枯山瘦水的边塞,亦是甜糯,柔软,绵长。三月的风,虽不是朱自清先生笔下所谓“如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那般慈爱,温和,亦是少了寒冬的刺骨,寒冬的凛冽,寒冬的犀利,寒冬的威严。
三月,悄然而至,年味氤氲。行走在小城的街上,红艳艳的灯笼,昭示着祥和。盛开在阳光的腊梅,诉说着喜庆。店铺也慢慢地,一家一家地开张了。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这一刻,就从三月里,启程。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三月的春风,常常是那个不请自来的客人,常常也会在不经意的时刻,吹动窗棂,也吹醒一个又一个朦朦胧胧的梦,晃晃悠悠的夜。
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夜晚,又怎么能不想念远在远方的故乡?《晋·张翰传》中记载: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 便弃官回乡。张翰因秋风而动思乡情,舍得丢弃乌纱而回故乡。今人也许早已失去了古人的这种气度,这种襟怀,这种豁达。就算春风又绿江南岸,就算秋风动客情,漂泊的人啊,也只能是在心底,浅浅地想一想。
三月
阳光不动声色地流淌
把坚冰一点一点化开
三月
暖风有意无意地抚过
把枝头潜藏的绸缎
一寸一寸地铺展
三月
鸟儿们开始筹备一场盛况空前的音乐会
这不
你听
那婉转那清脆那嘹亮那低沉
都是春天的协奏曲
三月
孤独在衣橱里的长衫短袖
也即将告别落寞
因为春天的邀请函
它们
正在次第盛开
(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