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越国是夏朝国王少康的后裔,被分封于会稽,守护大禹的陵寝。在西周时期,越国偏居华夏东南一隅融合了当地部族,“断发文身”,“披草莱而邑”,与中原诸侯相比俨然就是异国了。越国的高光时刻是在春秋末期,吴越争霸,逐鹿中原,气势盖过了传统强国齐、晋、楚等。
越王允常勾践父子与吴王阖闾夫差父子两代人恩恩纠缠不断,阖闾趁着允常之死伐越,结果被越王勾践所败中箭而亡,夫差日夜练兵准备为父报仇,勾践不听范蠡劝谏主动出击,结果大败,面临身死国灭的绝境。还是范蠡出招,“卑辞厚礼”屈膝求和,买通吴国太宰嚭,得以存国。此后范蠡则以“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重耳奔翟,小白奔莒”激励勾践,卧薪尝胆,“振贫吊死”,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吴越争霸是一出精彩的舞台剧,然而背后其他春秋各强国的身影却若隐若现,北方的齐、晋,西方的楚乐于见吴越内斗,坐收其利。越国暗结齐、楚、晋,趁着吴国军队北上黄池会盟之际,偷袭吴国留守的力量,杀了夫差的太子。吴国北上争霸消耗了大量国力军力,越国趁机再次讨伐,这次战争中吴军大败,夫差被围困于姑苏山上,想屈膝求和而不得,回想起伍子胥曾经的劝谏,惭愧不已,只能掩面自杀,吴国灭亡。越王勾践北上徐州,称霸中原。“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国灭吴两大功臣范蠡文种,一死一隐,尤其是勾践苛责文种之诛心,令人发指,“子教寡人伐吴七术,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为我从先王试之”,文种只能自杀。绍兴府山又称种山,据传为文种葬身之所,尚有后世所修文种墓在,登临其上,莽莽苍苍,越国故城尽收眼底,抚今追昔,不胜感叹!
到了战国初期,越国在与齐楚的争斗中败下振来,越王无疆本计划北伐齐,被齐国游说改为西伐楚,却被楚威王大败,无疆身死,越国故地加上之前吞并的吴国土地均为楚国所有,自此越国的霸王光环退尽。
记录越国历史,范蠡这个名字是无法避开的,所以《越王勾践世家》在越国历史后面增加了范蠡的事迹。越灭吴后,范蠡深知自己境况不妙,于是携带珍宝和门人乘舟浮海,潜逃出了越国。到了齐国海滨,改名换姓,以经商为业,苦心经营成一方巨富,此后为了避开政治,散尽家财到了陶地,继续经商,再次成为一方巨贾,号称陶朱公。文中还穿插了一段范蠡家庭教育的故事,发人深省,可见范蠡对于世事洞见之明!
司马迁最后感叹,勾践苦身焦思,灭强吴,北上争霸中原,或许是大禹之余烈遗被后世!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这对君臣间的勾心斗角,可称为一场千古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