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齐华老师讲座感悟

在我们平时教学当中,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在讲课。孩子们在下面听着做着。但因为总是有“游离”在课堂之外的学生,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学习效果不佳。今天听了张齐华老师的讲座后知道了什么是社会化学习?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化学习?纵观数学社会化学习的基本框架:1.预备学习,2.团队学习,3.质疑深化,4评价反思。这个基本框架和我们平时的教学模式差不多,我们学校的模式是:1.问题导学,尝试探究  2.小组交流 ,合作探索第二模块:3.展示汇报 质疑释疑  4.归纳总结  抽象概括第三模块:5.巩固拓展  建构系统  6.出门测试  保证效果。我们虽然平时也这样做,但是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做不到位,比如如何设计学习单,2012年时我也曾经这样设计过,但每节课都这样去设计,工作量很大,上过一段后就把“学习单”改成了“几个问题”,效果不是很理想。今天听完张齐华老师讲的“如何设计一份社会化学习单”后,心里犹如有了灯塔,按照“我的目标”,“我的研究”,“组内过关”,“当堂检测”这4个环节去设计。张老师又根据这4个环节提了具体的要求,特别是在“我的研究”这个环节,每课都有“我的提问”,这样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后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以“真问题”撬动学生的真实“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张老师的讲座像导航一样,引领我走向标的,接下来的两天我相信会受到更大的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