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之主动阅读

摘录一

在某些范围内,知识成了理解的先决条件。但是,“知识”是否那么必然是“理解”的先决条件,可能和一般人的以为有相当差距。

思考一:

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或有断章取义,或是恶意剪辑,或许夸大其词……需要我们仔细甄别真伪。正因为如此,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摘录二

听众或读者的“接受”,应该是棒球赛中的捕手才对。捕手在接球时所发挥的主动是跟投手或打击手一样的。读者主动阅读其实就是主动捕捉信息的过程。读者想“接住”多少,完全看他在阅读时多么主动,以及投入不同心思来阅读的技巧如何。

思考二:

这是一个很奇妙但是又很恰当的比喻,值得我们细细玩味。捕手,一定是主动寻找,并接住那个投球的,而不是一个沟通接收器,“接受”对方很卖力地在“给予”、“发送”的讯息。

摘录三

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

思考三:

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向内求,是通过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和自己的思想发生碰撞,从而达到与作者的灵魂契合。

摘录四

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思考四:

“获得资讯”:提取信息的那个能力

“求得理解”:破茧重生的能力

读任何一本书,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你的阅读目标,现实里,我们大部分的阅读都是第一种:获得资讯,也就是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很少有人能达到第二种——“求得理解”,让书本和自己的生活经历产生关联,做到向内打破,达到生命重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