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距离辞职已经有25天的时间,宅了25天,除回家补办身份证以及去几次图书馆之外,其余时间都宅在了住处,包括回家的几天,除了去县公安局补办证件外,都在家里宅着,而且还跟爸妈吵了一架回来的,现在想想自己八成是宅成神经质间歇性发作症(此症是自己想到的名字)了。如果我是我爸妈,就把我屁股打开花。
回归正题,宅,这件事。仔细回想,我的宅大概是从大学期间正式开始的。依稀记得小学时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时候,每个周末早早写完作业,只为了能跟小伙伴们东奔西跑去玩耍,我们一起玩“写大字”、捉迷藏、警察捉小偷、老鹰捉小鸡、123木头人...好多好玩的游戏。我们还会自己制作玩具,从家里找出线绳把废旧塑料袋的两个提手绑在一起,然后牵起线绳的一段开始随风奔跑,塑料袋就会飞起来,五颜六色的,我们会比谁的塑料袋飞得高,那时候风筝对我们来说有点贵,这些随风起舞被我们牵动的塑料袋就是我们自制的“风筝”了,我们特别喜欢放飞自制的“风筝”,而且乐此不疲,如果放到现在,这种玩法恐怕会被路人指指点点,会被看作是傻孩子。时代在变迁,快乐的方式也不一样了,不知道现在周末被排满各种课程的孩子们是否拥有我们那时的快乐。
现在想想,跟小伙伴一起毫无顾忌快乐玩耍的畅快感觉,唯有那个年纪那个时代才会有的吧。现在的我们长大了,我们踏入社会了,工作了,不断被家人被上司被同事告知要成熟了,大人就应该有大人的模样,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于是我们时刻警醒着自己,不要做出太幼稚的行为,不能有太幼稚的想法,做事情要像个大人,要成熟。一年又一年,我们好像变得成熟了,但发现快乐也越来越少了。忙忙碌碌一周,好不容易可以休班,本应该好好放松一下,好好去嗨,但发现找不到人可以一起...来到陌生的城市,没有同学,没有朋友,半道加入公司,周围的同事早就已经各成“组合”,想真切融入,却总觉得别扭,于是变成了在公司时的其乐融融,回到住处时的孤独悲伤。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明明感到孤独却不愿去参加一些聚会,越是不愿意出门,越是感到孤独,越是孤独越不愿意出门,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即使会跟之前的同事们一起去吃烧烤,但饭桌上就是大家一起吐槽公司里的事情,然后酒足饭饱,各回各家。回到住的地方,回到自己的小角落,窗外是小区里阑珊灯火,看到对面的楼上有一户人家,一家三口还有一只可爱狗狗在阳台上,拉下白色纱帘,享受烛光晚餐,多么美好,多么温馨。想到自己小时候,也是夏季的夜晚,跟爸爸妈妈一起坐在门外,摆上一个简易小餐桌,端上一盘美味的土豆丝炒肉,吃着好香,一下可以吃上两个大馒头,爸爸妈妈会把瘦肉夹到我的碗里,让我多吃点,(这也是我现在长了一个大胖脸的缘故),那时感觉好幸福,饭菜好香。而现在呢,住的地方没有厨房,只有简易小锅,吃着泡面,望着窗外的阑珊,一阵酸楚。
晚上总是告诫自己要早睡,却总是在临睡前刷朋友圈,刷微博,直到凌晨一两点,眼睛睁不开了,第二天醒来发现手里还握着手机,于是心里骂自己又慢性自杀了一晚(某研究证明,睡觉时手机在枕头下等于慢性自杀)。实际上,我们晚睡总是不希望这一天就这样过去,想抓住这一天的尾巴,不舍这一天,但我们是抓不住的,我们是在消耗第二天的时间与精力,道理谁都明白,可是因为孤独,晚上十一二点心灵最脆弱的时候通过朋友圈跟微博给自己以慰藉,告诉自己还没有脱离周围。第二天醒来已是十点以后,心里骂自己真懒,然后拿起手机刷一遍朋友圈,刷到昨晚最后看到的位置,然后想把昨晚睡着没来得及发出去的略带忧伤的孤独倾诉的文字再次发送,点发送的手指停顿了,最后选择了取消不保存。
在招聘网站看着各式各样的工作,看着各式各样的薪资,眼花缭乱,无从选择。想给自己时间,沉淀下来,能想明白盘算清楚自己究竟想要走哪个方向,可是看着瘪瘪的钱包,一声长叹。“叮咚”,小C微信:“今天晚上大家一起去吃小龙虾,吃完以后去K歌。”再次瞥一眼瘪瘪的钱包,微信回复:“今天有事,参加不了了,抱歉..” 一阵酸涩。晚上临睡前刷朋友圈,看到同事们吃着诱人的麻小,KTV闪耀的灯光映着每个人微醺后的面庞。一声叹息,右手拇指点赞,敲下一句话:“好棒啊!如果不是提前安排好的事情就跟大家一起去啦!” 发送,停顿,删除。返回聊天界面,未读消息0。
时间久了,微信朋友圈越来越多华丽的状态,但微信里可以聊烦恼解忧愁的却越来越少。相比之下,不看手机,安静读一会书,写一些字反而感觉到比较舒服。
迷茫时候,因为孤独,而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