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文章结构,就觉得头疼。逻辑不清、主题不明的毛病,仍伴随着我的作品。
从前写作的时候,我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和时间顺序来写,以此纠正流水账式行文。这直接导致作品看起来特别像作文,但我并没有意识到,直到请薛老师帮我修改《父亲》和《爷爷的锄头》。
“时间线索、情感线索、空间线索都不算文章的线索,文章应该有它自己的结构,有血有肉。你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追求,你的文章,在作文里算好,但大学是教文章怎么写,中学是教你写什么。文章和作文,是两回事”。薛老师当时的评价很委婉,委婉到我四年后的今天才明白。
时间线索和空间线索被否定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文章结构,就开始读公众号文章和期刊。
大概读得多了,慢慢能总结出一些经验,看到的文章,大多是这几种结构:
列出事实+阐明观点+联系生活实际佐证观点+呼吁(鼓舞)式结尾(热点文)
摆出观点+逐步解析观点+总结全文(观点文)
一个完整的故事(情感文)
吸引眼球的娱乐明星或综艺+产品推荐(种草文)
(因为关注数量有限,记忆有限,这里只谈印象深刻的结构模式,读者君见谅)
我经常看到关于熬夜、健康、热门综艺的文章,发现基本都逃不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种模式。
万变不离其宗。看似文章结构安排、作者风格不尽相同,实际就是一个展示到剖析的过程。
经常看读者电子平台,后来我发现读者的文章大多是“阐明观点+分析观点+总结全文呼吁观众”模式。
比如,它会提出“自律的人生最自由”这种观点,然后再用一句话观点作为小标题,佐证标题里的观点,每个小标题下用两到四段话旁征博引,联系生活实际来论述小标题里的观点。列出三到四个小标题观点,一一论述,最后总结全文。
文章读着简单,又结构紧凑。我是在无意间发现自己已深受读者影响的。那篇《按时吃饭,早起早睡,是成年人最好的自律》,标题模仿的是十点读书(之前关注过两年),写作风格模仿的就是读者。
我被这种影响吓了一跳。
关注很多公众号就是为了“取经”,唯独读者,是真的喜欢才关注。没想到,竟在潜移默化中受影响这么深。
但我又不满足。我管读者文章叫“进阶版高中作文”,高中生写议论文比较多,发现读者的文章大部分都很符合议论文的标准写法(这一点,在有小标题的文章里更加明显)。
但这种风格最大的优势在于,结构紧凑,读者读着舒服又不烧脑,还感觉自己能学到东西,满足了读者的求知欲,它极大的拉进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让粉丝黏度增加。
别的平台也有这种风格,不一一枚举。
最近陈春秀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情上了热搜,很多营销号不放过这个热点。类似的文章多,难免给读者造成审美疲劳和精神倦怠。
这个时候,要是有人提出不一样的观点,是不是就令观众耳目一新?
最近在很多号都读到我是王耳朵写的那篇《山东农家女被冒名上大学,康辉自曝高考被顶替经历:你们欺负老实人没完了?》,为什么这种类型的文章很多,他的文章依然被多次转载?
观点新,当大家都在谈论教育问题时,他谈到“老实人”,关注的点不同,文章自然不一样。普通人有权利和能力参与教育问题吗?但“老实人”就不一样了。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自己老实却被人欺负的经历。从“老实人”角度出发,自然受众更多。拿准了角度,又拿稳了受众。
当这个社会发生不公平的事情,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愤怒。有了愤怒,自然需要宣泄。普通人,怎么宣泄呢?这就需要有人发声。
原文作者在结尾写到“今天耳朵因陈春秀事件写下这篇文章,不仅是出于老实人被欺负的愤愤不平。更是希望,有朝一日当像你我这样普通平凡的老实人再被欺负时,也能有更多的声音为你我发声”。
呼吁性是不是很强?代入感是不是很强?他再一次感染到读者。
他这篇文章就是典型的“陈述事实+阐明观点+佐证+鼓舞(呼吁)”结构。
类似结构的文章还有很多,但这种结构需要把握读者的敏感点和痛点,最好找到和他们密切相关的共通点。需要有一定的写作功底才能驾驭。
其实,无论文章结构怎么安排,最终都是作者思想的传达,是笔者和读者无声的文字对话。
有血有肉,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你的文章,能传递给读者什么,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才是文以载道。
文无定式,什么样的结构,都可以写出好作品。重要的是,文章骨架要好,不然,是承受不起血和肉的。
好的文章,需要骨架。骨架不仅是结构安排,更是作者的思想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