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上学开始,在学校我只能看着同学吃零食,我也知道家里比较穷;在二年级的时候,我实在是很想吃零食,有次回到家多次向妈妈说我就想拿2毛钱买零食,结果来了句“我们的家庭不能和别人家比”,自此以后,就从来没有吵着要过零花钱买零食。也正因为如此,父母也很信任我了,知道我不会乱花钱,大学的时候每次都是一次性把一个学期的费用给我自己支配。
小学时候的某一天,一不小心被刀割破了手指,伤口不深也不浅,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喜欢吹牛的邻居就对着我说“你这个受伤的手指有血迹,说了一大堆和鬼怪之类的话,应该怎么做避邪”,当时半信半疑的我加上胆小为了快点好起来还真就照着他的做法去如何避邪。
9岁的时候,爸妈经常上班很晚回家,就在堂哥家吃饭,拉着我和他一块睡,准备睡的时候他发现我是蜷缩着身子的时候,马上对着我说“要躺着睡,脚伸直,这样才能长高”,就他这一句话,这个睡姿我保持到了大学之前,现在是侧着和躺着交换。
上学时候开始,只要是遇到生病之类的,为了快点好起来什么食物能吃不能吃会分得很清楚,直至完全好了。
自小我就很害怕标新立异。
比如说,在学校只要独自走在空荡荡的操场上,就感觉许多的目光在盯着我看,那感觉特不爽,浑身不自在。
在初中三年寄宿生活每到冬天的时候,记得教室、宿舍的窗户有些破了,寒风吹来那滋味。每天还一直用冷水,冻的自己的脚趾多处脓包了,晚上还是用冷水洗。没有一个男生去打过热水,因为大家都这样,当时的自己认为这是正常的。因而认为打热水那是女生才干的事,甚至有时候下午看到一个男生去打热水,我心里都会说 “一个男的去打热水干什么”。其实内心当然希望打热水,每天用热水,那是每个周末回家才干的事。到了高中的时候,我也是如此,很害羞冬天一个人提着一个水壶打热水,认为那是女生干的事,除非身边有一个男同学和我一起去,这种观点加在我身上的束缚才小多了。
到了大学,四季都睡凉席的习惯就再也没有了,因为身边同寝室人在四季都垫上了厚厚的一层,刚开始看到那样我心里“纳闷夏天不热吗”,后来我也半信半疑的试着就再也没有睡过只有凉席的床了,现在也不习惯那种硬邦邦的床。
在这一路的成长中,物质的标准在不断的变好,周围环境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自己看待生活的标准随着自己认知的改变也在变。
这个成长过程的标准似乎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小时候没有钱买零食自己也得认;自己害羞也得认,害怕标新立异被众多的目光盯着这种心理状况也得认,因为那是环境使然;冬天的时候手脚冻成那样也没有想过在学校要用热水也得认,因为那也是环境成就了你那种思维习惯。
生活的标准有时候并不是你自己能够掌控的,甚至是你的思维习惯、想法本质上都是环境赋予的,这些都是之前的无知的自己只能被推着走。
现在知道了所以然,生活的很多标准应该试着自己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