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想起刚入学的时候,第一想法就是如果能把专业课学好点,现在就能轻松点。如此看来,我自己对大学生活还挺满意的。
去学校报到的那天起了个大早,跟以往出远门一样,家里的老人检查行李,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为人出事要机灵点,不要跟别人逞强斗狠。我一边点着头一边把早餐吃完。坐在班车上,跟他们挥手。“到了记得打个电话。”我提着行李,班车到高铁、高铁转地铁。到学校门口已经是下午两点了,正是最热的时候。我提着行李,见到了来接人的学长,跟随着着他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学校里面全是来送学生的车,沿着路左转能看见学校的食堂,“三层楼欸”我心想着,然后我看见篮球场上有两哥们在打球,三十六、七度在打球,“也是不怕中暑。”我嘀咕着,学校的绿化做的不错,宿舍区域被荫蔽所覆盖,提供了些许凉爽。我发现从大路走到我所在的寝室要两个小十字路口,也就是说上课要去的地方非常的远,好在宿舍楼挨着的有小卖部以及一些摊位,也算是有些好处了。进宿舍放了行李,稍微看了下寝室友,五个人在寝室里面,听他们讲剩下一个早来了,我倒是来的最晚那个,简单分析一下,目前在寝室里面的几个寝室友不到一米八,看起来也不像是热爱运动的类型,指望寝室友出一个热爱运动带我一起的看来是行不通了。简单收拾了行李,我便去寻找快递点去拿被子,不出意料的我找错快递点了,兜兜转转一小时终于找到了,感觉包裹里面不只塞了被子,重的不行,大夏天的搬着玩意简直就是折磨,一会,我气喘吁吁的推开寝室的门,发现最后一个寝室友也回寝室了。
经过一番羞涩的交流,怎么说呢,意外的好相处,成分大差不差,打打游戏,刷刷视频,第一印象里面没什么坏的地方,我寻思运气还不错,至少没什么极品寝室友。反倒是他们对我稍微带点偏见,原因也很简单,人高马大的板着个脸走进来,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任谁来都是掂量掂量。也就最后来的那个人对我没这种印象,原因更简单了,他第一次看见我的时候我从快递点回来,坐在椅子上气喘吁吁,完全没有生人勿近的样子。就这样,大学生活就开始了。
军训是在开学一个月后才开始的,那段时间天天下雨,突出的就是一个安逸,加上被分配到举牌子里面,那军训的时间就是举牌子、吃饭、休息、举牌子循环了。在此期间,寝室里的几个已经相当熟络了,跟我判断的差不多,都是些很好相处的人,网上刷的什么熬夜、小团体、卫生之类在我这个寝室通通不存在,相当和睦,也是出乎我的意料。大学的生活相当安逸,第一年里上上课,写写作业,参加一下校园活动也还算充实,大家都享受着校园生活的美好,但是我找不到一个可以谈心的对象,寝室友里面两个太机灵,一个忙着打游戏,一个自己玩的很开心,一个感觉不咋上网冲浪,没啥话题可以聊太多。找不到人倒是让我郁闷了好一段时间,总不能跟之前一样写日记吧。这也是大学期间遇见的第一件比较郁闷的事情,但也无所谓,生活如此丰富多彩,我也好好享受一下咯。小组作业、实训、考试周、期末考试。在第一年里面还有面试辩论队被刷,拒绝参加学生会,参加竞赛小组后发现有问题光速跳车,学修课认识学姐吃饭之类的。随着第一年的结束,在专业分流的时候,寝室里面只有我选择的专业跟寝室其他人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说,他们只需要考虑分班分不分的到一个班,而我要考虑的是全新的寝室友会是什么样子。那真是一切回到解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