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里出现手机还是上高一的时候,有晚自习后回家,发现有个同学跨在自行车上靠着路沿子自言自语。跟他打招呼没有得到回应,凑近了才发现他正捂着带话筒的耳机跟那边唠嗑。比起他来,我真是落伍得掉渣。
当时还是九几年,几乎是富裕家庭才有一部波导金立中兴,诺基亚摩托,步步高等等。千年后几乎就是家家都有了,考上大学的三大件之一;没考上大学的打工第一份工资就是买手机,当然至少得攒仨月。此时的手机还不太智能,只讲功能,拍照已经是必备功能。有了这个功能,好像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充实了,又十年后,智能机出现,生活更是丰富多彩起来。
手机没有普及以前,要想留住自己以前的形象,只能是照相(当然还有绘画)。小学里5年级毕业,中学里升年级分班,高中毕业,政企单位搞活动,都少不了照相,并且是上门服务的。后来的结婚照、生日聚会照,还有交通事故照、农村里征地证据照、谁打架了伤情照。只有你不想照,没有他不照。县城里大大小小的照相馆有十几家,它们最早是2个人合伙开的第一家的分店,后来嫌管理上规模太大,就直接象征性的卖给分店管理员了。但是洗印胶卷的昂贵设备只有这两个老板有,所以,只要每个小馆有业务,两个大老板就有钱赚。有二十年光景,这个县城的大小照相馆都是很赚钱的。
小地方,数码相机的出现,以及照片数字化,“拍立得”,打印机的普及对传统照相馆冲击并不大。我在照相馆的头一年,富士的胶卷都是按包进,今天跟卖家谈好,他立刻通知韩国的卖家,那边接着联系好船只,第二天中午就能从客运站的客车上接到。有时拆开第一层包装,会有海水流出来。为什么有海水呢,因为胶卷是挂载船底的,什么船不知道,但绝对是按天往返的,并且足够大,能挂很多,到这边港口立即就有人接应,当天发到南北方。可惜我只接过一次,其中门道不得而知,知道的都是其他同事聊闲天说的。往常接胶卷都是小经理接,他是大经理的亲戚。夏天最快时,每包一千多个卷一星期销光。
有的顾客用数码相机拍了,会带着SD卡到店里洗出来,后来U盘慢慢多了,也有带U盘的。当手机的拍照功能慢慢成为普通数码相机的对手,以及智能手机出现,胶卷就卖不动了。再后来的听说柯达胶卷业务破产了。
第一次听说智能手机还是在宿迁,当时去买心心念念的诺基亚5800,有个售货员向我展示三星的一个安卓机,我不屑的说“我只喜欢诺基亚”。哎,这是非常让我后悔的一件事,因为后来我做了安卓程序员,如果当时能听那个销售小姐姐稍稍介绍下,也许至少提前5年入行。当我拿着5800在车间里把玩时,一个同事拿出了一部HTC玩植物大战僵尸,天啊,被细腻画面经验的同时,我也被将近5k的价格惊呆了,有这么多钱干嘛不买一台电脑想干什么干什么!结果,后来我又为这个想法汗颜。如果一个人出生成长总是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接触很少的事物那么眼光眼界一定是毋庸置疑的又小又低。
我唯一对自己庆幸的是有时很任性,又不太安分。
从几十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到几百万几千万像素,到增加前置摄像头,到4个后置摄像头,再到可以拍立体的摄像技术,智能手机已经是一个小电脑。并且,“流量套餐”也成了一个时髦词,彩信也不兴了。我的“线上生活”基本就是QQ,在北京找到工作后,厂子里工作上的联系讲究“简单”就转到微信。无论qq还是微信,都有个拍照功能。所以从夏普J-SH04诞生,就预示着人的日常生活和照片已经不可分解了。遗憾的是,如今的微信以及面目全非,完全变成了达闻西的终极必杀武器。
有一次刷某个视频,内容是一个养老院的孤身老太太被关在屋子里,拿拐棍敲打铁窗,镜头一转是她在屋外的过道里左顾右盼。文字里说老人已经痴呆了,整天嚷着儿子来接她回家,要是工作人员看不住她就出来往外跑。其实老人无儿无女。我就想,如果没有这视频会怎样,她没有亲人,哪天去世了睡会记得她,也许工作人员短期内偶尔想起,但不久一定会忘掉的。如果不是这监控视频拍下来,她百年后一定会湮没在时间里;有这视频,就能证明她在这个世界活过。有了手机拍照,只能手机就有了刷短视频app,就多了一个证明人活于世的方式。
可是我又想到另一个事情。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阿凡达》《变形金刚》,这些视频内容可以说是电脑造出来的,如此逼真的视频,将来手机拍照app会不会也能造出来,当然有些手机的视频剪辑app也能造个差不多。基于此,视频里的人真的是人吗(是真人吗)?现在交通事故处理时,通常把视频作为定责的主要手段,即使其中清晰的“记录”了事情的发生发展,万一视频是假的呢?
18年有段时间,地铁站里突然更换并增加了大批的摄像头,高清,并且都有巨大的话筒。不但能拍清牙缝里的韭菜,砸吧嘴的声音都录下来了。可惜互联网留下了那个老太太的落寞身影,却不知道她喃喃自语时说的是谁。
现在已经是一个全时空拍摄的时代,即便你没有手机没有相机,你经过的地方某个角落一定有个摄像头会看到你。即使你想消失于历史长河,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