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写作营,我也写了很多的回忆小记。这个寒假也去了很多离家近的,但又有深刻回忆的地方。王老师也给我评论说“我与小时候的自己对话”。其实我非常认同这句话。
现在会发现,好像一下子在很多事情上就跟以前不一样了。从门口取快递,都会在猫眼的地方看一下,等一下。刚搬到紫金长安时,我还够不到猫眼,只能踮起脚尖,或者搬个凳子才能看见。把手伸直,垫着脚尖才能将将摸到房间的上门框。今天再等外卖上楼,发现自己需要蹲下才能看到猫眼,手伸直已经过了门框可以直接摸到上面的墙。
其实小时候我喜欢一个人自娱自乐,感觉时间会过的很漫长。有的时候我就会停下来想:我长大以后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幼儿园时,我幻想着小学的生活,想着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年队员,在当时认为大大的学校里玩耍。上小学后,又想着能尽快升到本校,觉得食堂特别新鲜,想要在更大的校园里玩耍。上到初中后,突然时间仿佛按下了加速键。每天盼望着长高变得强壮,在一日又一日的学习生活中仿佛忽然一下子就过到了四初三。甚至还感觉自己还刚停留在进入初中的那个时期,我望着四初三的哥哥们打球,他们又高又壮,速度那么快,运球动作也如此娴熟。我连怀中的篮球都显得那么大。无数的日子盼望着自己长的再高一点。也就是那些日子,感觉过得好漫长,就像一个承在小舟上却无目的的向前飘着。
也可能是学习任务越来越多,日子也越来越繁忙。在忙碌中度过的日子总是快速的。仿佛一瞬之间就过去了。真正再看,我还有1年5个月就要中考了。9年的义务教育就要结束了。但一切感觉还刚刚开始,就在第一次开学典礼老师告诉我们:“我们的同学,有可能在这个校园生活9年,还有可能是12年。”那时候想着:天呐,9年得多遥远啊,我现在才不过是活了6年罢了!” 而现在,这9年已经来到了倒数第二年,哪怕是现在正在书写这篇小记的我也仍有点懵。这时候好像才能设身处地的体会到时间的价值与意义。
人死而不能复生,今天过去了,在道理上说就不会再有这个日子。所以每一天都是特殊的日子。他们都只会出现仅有的、唯一的一次。直到现在,小时候那些不解的,疑惑的问题,现在再出现在脑海中,以现在的认识来回答。好像我就在跟那个小孩对话。动画片中经常演:我是20年后的你,我们的科技让我有机会给你打一通电话”一样。但不可否认,再想起小时候,才能真正理解“童年是最好的日子”这句话。
小时候的我经常喜欢思考,在脑海中提出那一个个疑问。还能在脑海中记忆出,在那些宁静的午后,我自己一人坐在沙发上,一切都是如此的安静,阳光打进客厅,就这么静静地望着窗外,想着自己以后“炸爽”的样子。而现在,那个“幼爽”的我已经不在了。反而,幼爽的我彻底成为了回忆。如果仍是现在的科技水平,确实没有机会再真正见到当时的自己了。 答案已经出现在眼前了。
这一切好像就本身很抽象。我们只是看着周围家人例如爸爸和爷爷之类的样子想象着自己的以后。但我们永不会知道未来,如果当我们知道这个确切的答案了,只能说我们已经在时间的改变下到达了我们想知道答案的那个时间。
很希望如果以后出现时光机,可以回到以前,哪怕就是能回溯到当年的那些场景,那是不是也等于我们又相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