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一位一生行善无数的基督徙,临终前,天使说可以帮他实现一个愿望。基督徒想要看一下天堂与地狱长什么样。天使答应了,于是他们首先来到了地狱。
地狱有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
看起来生活还不错。可是到了用餐时间,却看到一群骨瘦如柴的饿鬼鱼贯而入。每个人手上拿着一双十几尺长的筷子。每个人用尽了各种方法,尝试用他们手中的筷子去夹菜吃。可是由于筷子实在是太长了,最后每个人都吃不到东西。
尔后,他们又来到了天堂。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满桌佳肴,同样的每个人也都手持一双十几尺长的筷子。不同的是,围着餐桌吃饭的是一群洋溢着欢笑,长得白白胖胖的可爱的人。
怎么回事呢?原来他们用筷子夹菜后,首先去喂对面的人吃菜,然后对方再喂他吃。就这样,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
你看,很多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可最终发现自己却一无所获或者收获甚微。
回首过往的自己,当发现一本好书时,自己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但看完之后根本没有意识去写一篇读后感分享给大家,更没有想过要把书中的精华提炼出来,去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意志力是训练出来的》,非常激动,里面有很多的理念我非常认同,而且可以落地操作。当时我欣喜若狂、如饥似渴地读完了。虽然亲眼看到身边很多人受意志力困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法持续去做一件事。但我压根儿没有意识到我可以通过分享书中的内容去帮助他们。而我读完之后,只是觉得很爽。过一段时间却全部忘光了,只记得这本书很棒。具体好在哪里,我也没办法讲出来了。
我就像地狱里的这群恶鬼,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却最终没有吃到肚子里,没能真正享受到美食。
2018年最后一个月,我加入了行动营,虽然学费相对来说还是挺贵的,但我还是果断地加入了,因为我想突破自己。
22天的打卡,持续地输入输出,回首那么多次的课,那么多次的打卡,那么多次的精彩活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猫叔的那句话: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刚开始听到这句话,我点点头说:嗯,挺高尚的。
后来我听说了猫叔的一系列事迹:动不动就给别人打赏鼓励别人;随时随地看到好吃的,就给好朋友寄一些……
于是我在想,既然来到了行动营,那么我是否也可以践行一下?
回想自己的过往经历,我持续训练口才已经一年多了,走过了一些坑,也有自己的一些经验。我想这或许可以帮助有同样困惑的老铁。于是我就链接了搞事官,定下了在结营倒数第三天的时候,做一场分享。
虽然是一场群内的小分享,为了能够让老铁收获更多,我反复推敲,仔细筛选素材。初稿完成后给乙容副连长审核。
乙蓉副连长第一次给建议时,首先给了我很大的肯定,委婉地提出我要减少说涉及口才训练营的信息。
这时候我才发现,我已经把口才训练营融入到生活中,根本没有意识到对于老铁们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软文,于是我又大刀阔斧地把涉及的信息删掉。
尔后,我又开始觉察自己,是否真正站在了听众的角度,利他的角度去分享我的经历。
在现场分享的时候,我特别注意有没有讲到口才社群的名字,如果有涉及立刻避开。
分享现场,我从自己走过的训练口才的三个坑,到科学系统地训练口才,到最后我的改变。半小时的分享结束后,我忐忑地等待着大家的反馈,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启发。
所幸,我的演讲给了一些伙伴以帮助。为了帮助大家开启口才训练。从我分享的第二天开始,我每天早晨在群里给大家发一个小故事,让大家练习脱稿讲故事的能力,一直持续到现在。
通过分享,我也获得了一些老铁的认可。通过分享,有一些老铁主动链接我。
我第一次真正明白了“利他就是利己”这句话。
就像天堂里的人一样,先给别人喂菜,别人才会给你喂菜,你们一起愉快地用餐,大家都吃得白白胖胖。
讲到这,我猜你已经明白了,天堂与地狱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否践行了“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