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易每文
人和人之间的缘份,是前世五百年的骤回头,才换来今生的长相守。
都说相识是缘,相知、相爱、相守更是难能可贵,对于我们这一生所遇到的人,都要感恩,因为有他们,你的人生才那么五彩斑斓、多姿多彩。
最不容易、也最值得珍惜的缘分,便是家人。人的一生会遇到约2920万人,而两个人相爱的概率只有0.000049,既然成了家人,便要加倍珍惜。
1、
银杏说,不知道最近是怎么啦,跟爸妈说话的时候特别爱吼他们,总觉得他们怎么就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呢。
面对父母,她总是没有耐心,总觉得父母的反应怎么那么迟钝。父母的行为,总能耗光她所有的耐性,以致脾性大发,影响亲情。
有时候不是银杏故意要发脾气,只是她觉得无论她跟父母怎么沟通,一切事情的结果还是那么的不如人意。
有时候她还能跟父母把一件事完整的沟通完,即使声音如雷鸣般,有时候却是讲到一半她就懒得说了,因为她觉得说多了好像都是在做无用功,对于事情的解决没有什么进益,何必浪费精力。
比如,银杏教自己的父母用手机,因为父母还没有用过智能手机,所以点击哪里都怕点错,银杏看得不耐烦,一把拿过手机,强势的给父母演示,什么叫玩手机就要大胆的玩。
有时候她耐性比较好的时候,她会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教父母手机里的一些功能、设置这些东西,可是刚转过背,父母又问她什么什么要怎么弄,有时候她会忍着不生气,拿他们手机过来,像问小学生问题一样,点了上一步了之后要干嘛?如果父母没回答上来,她估计就甩手机走人了。
银杏总说,“我不是已经给你讲过这么多遍了嘛,你为什么就是不用心去记住呢,每次跟你讲解读时候又不认真听,总是心不在焉,这样谁能教会你嘛”。
前不久刚看了一篇某日报的夜读文章,叫《她曾教你用勺子,别烦教她用手机》,从你出生,父母便一刻不停地陪伴你长大,教你咿呀学语,教你用筷子、用勺子,教你怎么幸福地长大,教你怎么有素质的做人,教你怎么学会感恩,不厌其烦,语重心长。
可等我们长大了,怎么回报父母的,就连教他们用个手机都这么不耐烦,父母的心会痛吧。
银杏说,每次冲着父母发脾气,过了都特别内疚,因为总觉得父母把自己养这么大,供自己吃住,还供自己上学,等到自己有出息了,家里也有条件了,父母终于能跟着时代的潮流走几步的时候,对于他们不懂的东西,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温柔一点、体贴一点、耐心一点去教会他们呢。
也许在父母的眼中,银杏就是个白眼狼吧,不懂感恩,不懂回报,“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尚且懂得,而她怎么就那么不知好歹呢。
其实父母也想像年轻人一样,什么东西一教就会,一用就熟悉,但是有些东西始终是他们那个年代所匮乏的,所以能不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多给他们一些宽容。
银杏说,其实也不是她对父母的缓慢、教不会有多大的怨言,只是她需要工作,还要照顾父母,她担心自己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父母会因为她没教到的东西而受委屈,或者因为她教得不熟练而使父母吃亏。
其实说到底,银杏就是太想保护父母了,她希望自己能如小时候父母对待她那般,也把父母保护得天衣无缝,让他们高兴快乐,不受任何委屈和伤害,所以急于求成,弄巧成拙。
2、
蕊丝是一个比较好强的人,之前一直觉得她特别瞧不起自己的老公,认为老公没什么出息,做事一点也不斩钉截铁,什么都要她去操心、什么都需要她大包大揽。
最近又跟她聊了聊,才发现,其实很多事情不能一概而论,有因必有果,一件事情必有它出现并存在的原因。
蕊丝在家时,每每听到老公接听电话说工作时,总要在旁边指手画脚,教老公怎么说、怎么做,有时候说的多了,老公觉得自己没面子,所以总跟她吵架,一来二去,感情生分了不少。
蕊丝老公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很容易被别人带跑偏,耳根子又软,说话不流利,更不要说自圆其说、把工作精简化、让自己工作得轻松点了。
所以每次涉及到工作问题,蕊丝都会从旁插手,照实了说,叫从旁协助。每次都能把工作做得很好,皆大欢喜。
只是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她老公觉得自己一个大男人,被一个女人指教来去,面子上很不好看,因此总也要吵吵闹闹才能让自己平衡一些。
我问蕊丝,你不干预你老公的工作难道天会塌下来吗。她说,天是不会塌,但是后期会有更多棘手的问题需要去处理。
她说,作为一个女人,她也想踏踏实实的就做男人背后的支持者,默默地幸福着就好,但是很显然,所有的条件都不允许她这样做,因为她老公实在是太过优柔寡断了,办理事情拖泥带水,没有个断节,导致有很多连锁的事情会发生。
这种情况她不帮谁去帮,她说,宁可帮他从源头上掐断一些麻烦,也不要陪他去处理后面源源不断的后续。因为那样会让她老公在外人面前失去面子。
她之所以会干涉老公的工作,就是担心他会在工作上吃亏,巴不得每一步都按她设定好的来,那就真的能免去不少麻烦呢。
3、
晴晴有个妹妹小希,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并且在一个很不错的单位工作。
回想起来,从小希读初中开始,晴晴就特别关注。比如上课要怎么学才能让自己不掉队,要怎么调整心态才能适应各个任课老师的教学,要怎么合理配置自己的时间才能让自己不偏科、最后成功突围,进军一个好的高中。
小希上了高中后,晴晴总说,“你一定要坚持努力去学,即使你高一高二特别努力特别用心,如果高三你一放松,那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晴晴总是教导小希,要她高中别谈恋爱,去大学里有大把时间去谈恋爱,而现在的感情,会因为高考,不定时的就变成了泡沫、相信不得。
时刻不忘告诉小希,只有读个好大学出来,你才能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轻松一点,你不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对待自己的人生。
并且告诉小希,你要首先学会做人,才能好好做事……
晴晴对小希还有很多要求,不胜枚举。给我的感觉就是,晴晴在她的学业生涯里能做到的、不能做到的,她都想要小希去完成。
从某个方面来说,小希被她当成了自己的替身,她希望自己不曾努力得到过的东西,小希都能通过努力,把她作为前车之鉴,去争取获得。
这方面的晴晴是自私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有不同的精彩,不可能所有人的人生都那么雷同。小希有权利去选择自己需要什么、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而不是把晴晴的人生硬往自己头顶上扣。
但是换个角度,晴晴确实是希望小希以后能更好,因为她对自己的现在有遗憾,就是因为当初那个不努力的自己,所以现在她想用自己来当模板,让小希查缺补漏,争取不留遗憾,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对于小希的生活,晴晴的关注过犹不及,只差替小希去完成这趟人生之旅了。
晴晴对小希的要求甚严,甚至有点吹毛求疵,站在客观的角度只要能要求小希的,她都会要求,小希做不到的,或者不如她所期望的那样时,晴晴总是会借势教育小希,有时候也会骂她。
但是小希始终是小希,不是晴晴自己,所以有些时候晴晴也无能为力。
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对于亲近的人,你的期望值是100分,他们做到了99分,你还是觉得不满意、不开心,因为他们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值,你以为他们其实可以做得更好;而对于陌生人,你的期望值是0分,他们做到了1分你都觉得满意、开心,因为你对他们不曾抱有期望。
我们对亲人总有要求,总希望他们还能做得更好,因为如果能看着他们过得幸福,那份幸福就如同自己获得的一样,欢喜雀跃。
对亲人的所有要求,都是为了对方过得更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