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①法律在我的印象中是什么?
②无法和有法的差距。(制定法律的必要性 道德律 约束自己)
③民法典的颁布对我国人民产生的实际好处 更有界限 无规矩不成方圆(很多人是不吃官司趋利避害)
④法的重要性,懂法知法(依靠宣传)的重要性
⑤颁布的现在情况和青少年懂法的程度
⑥我的建议
提到法律,我能想到的是近乎苛刻的严格和不容置疑的威严。大人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惰性是常常存在的,因为人人都有惰性,所以规矩常常被打破。所以才有了日常生活中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而2021年民法典的颁布,无疑是在约束了人们的同时给了人们更多享有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
可即使是有了法律,依旧会有不懂法的老百姓触犯到法律,而法律存在的必要性就是制约人们各种各样的欲望,在追寻自我利益的同时不触犯别人的利益。例如,社会上的很多乱象的背后是人们对于金钱欲望的不克制,而这种不加以克制的金钱欲望往往会损害别人的合法权益;再如,酒后驾车的人往往是克制不住酒精的欲望,可是这种欲望会损害别人最根本的权益——生命权;再如,婚姻双方一方出轨,这也是违反婚姻法的。这些社会乱象大到触犯刑法,犯罪杀人,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养老住房,医疗保险,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教育学习等等等等。正是因为有了法律,人们才能够被制约。“人不自制,必受制于人”便是这个道理。教育常常告诉我们道德的重要性,我也依稀通过电视剧了解过康德的名言,虽说那最神圣和持久的是天上的繁星和人们心中的道德律,可繁星终究是人们伸出双手触不可及的,道德律也不是用来约束大众的。所以才有了比较公平和公正的法律条文。
法律能够给我们一个界限,在放纵欲望和严守道德中找到平衡点,在自己和他人的权益中分清界限。然而人们的欲望总是无限的,趋势人们欲望的因素有很多,有金钱利益、有极致享乐、有放纵情感。所以即使制定了法律,大众对于新的法律条文是并不了解的,也就产生不了敬畏心和对自己的警戒作用。大部分人敬畏法律的背后是因为打官司需要费力,而违法需要花钱,入了档案影响未来的发展。虽然不知道大部分人是不是明知故犯,可是在社会上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定是正确的,可是在大学校园里很多人是在不知法的情况下被违反了合法的权益,比如校园贷、刷单做兼职等等。
对于不知法的社会青年,法律的宣传更加尤为重要。我未曾搜索过关于国内法盲的有效数据,可是在我身边,包括我自己都是法盲。常常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侵犯了合法的权益。比如外出旅游打出租车碰到拒载的情况,比如联系住宿平台的商家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这种情况数不胜数。可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一没时间打官司,二没金钱雇律师,懂法知法的重要性虽然不言而喻,执法必严的口号也应该落实到位。
我认为在大学校园乃至整个社会仅仅依靠宣传的手段普及法律知识是不易被接受的。人们往往不易接受与自己无关切枯燥乏味的信息,如果能够借助广告投放的把控大众心理的专业知识,或者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和切身利益,普法宣传一定能够做的更好。毕竟大学生课余时间并没有那么多,很少有闲情逸致抱着一本厚厚的民法典“啃书”(笑),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文完全可以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走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