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一个月前B找工作时才发现,他以前那么多的技能竟然都排不上用场。
给这些技能回复的并不是那句你被录用了,而是面试官冷冷一句:“再好好练练剪辑吧”。是啊,去一个剪辑公司,谁问你英语学的好不好呢,谁问你会不会弹吉他呢。他们比起你的综合发展,更加在乎你能不能想出好的文案;熟练的把视频做好;然后再说上一句:“小菜一碟”。但是比起这些,B显然是更加擅长弹吉他。当时的他参加学校的吉他大赛还凭借一首青花瓷拿了二等奖。我们寝室的朋友调侃道:“那么厉害,回来就做一名歌手吧”!我记得他当时就笑笑,有些骄傲且故作谦虚的说:“我就一业余的,弹成这样就是我的上限了,别难为我了”。他是那么说的,他也是那么做的。拿了那次二等奖后几个星期他每天还摸几下吉他,之后的某一天里,可能是出于对往日荣耀的愧疚,就把它卖二手了。
很显然B十八般武艺都会点,但谈不上精通。这种感觉就好像叫你炒一道菜,客户的标准自然是炒熟,但你却火候不足,炒到八分熟,客户还是吃坏了肚子。而这种行为的后果自然就是找不到工作,不仅于此,这一个月里,我们开黑的时候总是把人头让给B,但游戏结束后还是能听到B的那声沉重的叹息声。
看来工作失利的后果不仅是一个月少挣了那几千块钱那么简单。它还让你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精力去挣钱。我早就提醒了B要精通一样技能,也看出了B假装溺水时的表现,其实水并不深,你只要踮踮脚尖就能上岸。可B太害怕了,他害怕自己全力以赴依旧做不成一件事;倒不如像弹吉他时那样说上一句:我就一业余的,弹成这样就是我的上限了。可是全力以赴的努力并不会那么容易失败;就算失败也并不可耻。
C是我的另一个朋友。与B截然相反的是,C的爱好很少。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让C养成了专心做事的习惯。C是从大三开始自学插画的,很多次都能在朋友圈里见他深夜发图,一开始的图并不那么好看,甚至有些像儿童画。但是逐渐他的技术开始精湛,也形成了自己的画风,在大四的时候已经能接一些商稿了。我们都是学汉语言文学的,但是他一毕业就去做了自由插画师,还在经营着自己的自媒体账号。
记得有一次,急需一张儿童插画的图,我理所当然的想起了C。当我给发过去的时候,他秒回:包在我身上。出图的那一刻我惊呆了,我不敢相信这是一个转行的人能画的。事后我问他,你当时怎么画那么快的,还画得那么好。他笑了笑,喝了口手中的可乐说:你不可思议的主要原因其实并不是我如何画的那么快,而是因为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吧。我愣神的刹那,他并没有接着往下说去。但我已经明白了。我一直把他当成一名转行的插画师,甚至在有些时候这种感觉更是在告诉我,他并不是太专业。但是C一直以专业插画师的行业标准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他不会告诉自己:我就一业余的,画成这样就是我的上限了。相反,他是因为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并以此一步一步走向专业二字。
我并不是想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得像C一样,但是如果能全力以赴做到专业的话,最好不要半途而废做成业余
毕竟全力以赴的努力并不会那么容易失败,就算失败也不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