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图书馆借了村上的<听风的歌>来读,这是我六年后再次捧起他的这部小说.开头是这样写的:所谓完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就好像完美的绝望并不存在一样.这是一篇关于青春和写作感受的书.作者我和老鼠常去杰氏酒吧喝酒.老鼠还在写他的小说,还有左手只有四个指头的女孩.正象书中开头所道的:远方海上传来的汽笛,柠檬和护发素的香味,黄昏的海风,淡淡的希望,夏日的梦-----如没有对准的绘图纸样,一切一切跟过去一点点错过了.------
六年前的我读此书时刚刚进了沿海城市的一个工厂.宿舍在五楼,傍晚有凉爽的海风吹来,此时操场上打羽毛球的女孩.而我在读村上,海风徐徐地吹来,身上每一个毛孔都绽放着空幻的气息,村上给我的是一种似乎从来没有过的游移.这种感觉就是自己想写却写不出的感受.正如<听风的歌>中写的:你写出的东西完全跟你预想的不一样.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仍是如此.
而那时的夜晚,尽管海风再大,吹得窗台噼啪作响.然而蚊子在我的头上还是汹涌着,太疲乏的我一面还做着梦重复着白天的作业操作.黄昏的夕阳总洒上我汗水的脸上.一段时间后,我向公司刊物投的稿被登出来,车间有一个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小姑娘,有一次她对我说,那上面的文章是你写的吗,我不屑一顾又感到对不起观众的羞涩地答道:那都是很无聊的东西.我写的文字是关于诗和朴树的歌的.诚然在那时一点都不合时宜.但我最终把带着好意的小女孩给得罪了.渐渐的我发现身边的人的浅薄.一直到现在我还是这么认为.从那时起,我发现世界有两类人:有工作经验和没有工作经验的.有钱和没有钱的;本地人和外地人.读了村上,我发现自己虽然对他的小说念念不忘,但是我一直又想写,可是写出来的东西总是和预想的相差甚远.于是我发现世界又可分为两类人:能够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的人和不能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的人.而村上春树是一个能够把我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的外国人.读他的小说可以重温当年青春的气味.
听风的歌每一次读过之感觉又是不一样,毕竟随着时间与空间的转变心情也发生了变化.每读一遍又总能发现新的东西.但有一种意境和淡淡的空虚失落感那是永远不会变的.常常是这样,读到中途歇歇再从头开始.那关于四个手指的女孩以及在一个某一个春天的清晨遇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读到一半的时候昔日的时光又重现,于是产生了自己的感觉.
所谓青春就是这么一回事,就好像夏日黄昏的风,一晃而过.张开毛孔呼吸的那一刹那.
我所读到的是赖明珠译的版本,第一次读的也是,人的第一印象永远根深蒂固的,终是觉得最好的,林少华译的名字应叫<且听且吟>.我没有读过.最好所以用朴树的这首同名的歌做音乐基调更能诠释此种感觉。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