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还吃饭呢!哎呦,高中要开学了,又得花费一大笔钱呢!”大伯来我家串门,他看见我拿着学校的缴费单,就跟我妈聊起天来。
“可不是,3个小孩都在上学,靠你弟一个人挣钱,是有点吃苦!”妈妈还拿起单子再看一遍。
“哎,就送大侄子一个上学呗,她们2个都是女娃子,反正都要嫁出去的。说笑的,不过她们都打算读书的话,有困难记得找我。”大伯在一旁笑嘻嘻的。
“不用麻烦,学费还是能交得上,她们想读就读,最怕她们不愿意读书。”妈妈没有太在意大伯的话。
但是我不一样,从小爷爷奶奶,甚至还有爸爸,都喜欢弟弟和姐姐。一开始,我还挺乖的,成绩也好,但是他们都像没有看到。姐姐和弟弟成绩一般都可以得到表扬,而我拿奖状回来,看都不看一眼。
其实,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爸爸,每次都很开心地期待爸爸回家,不是因为他会给买好吃的、玩具和衣服。而是因为我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和爸爸都特别亲,会背着回家,会给买冰淇淋,会很和蔼的跟小孩子讲话。
小时候不太懂事,以为可能真的是自己做错了。为什么爸爸回来后会那么凶,一点都不像别人的爸爸。等上小学二年级,有那么点点懂事,原来不是我做错了,而是他不喜欢我。
幸好我们家还有其他人,妈妈和姐姐疼我,想要的东西,她们都会帮我买。然后我和弟弟做坏事,让弟弟来承担责任。小学那时,仗着比弟弟高,没少打他,重的东西肯定是他来提。
“妈,大伯还有爷爷他们怎么都是这样的想法,难道女的就不能读书了吗?”我吃完饭问妈妈。
“可能是村里的读书的女娃少,你看本家的堂姐们和之前的小学女同学,还有几个是上学的。”
“这样一说,好像真没有,她们初中毕业或者没读完就去打工了。”我回想了一下之前的小学同学,“妈,如果我高考成绩能上大学,也会让我去读书的吧!”
“肯定的呀!你姐现在才大一,如果明年你考上了,就是2个人。到时我也出去上班吧,正好你弟弟也高二了。”
“妈妈,你真好,之前我听有些同学说,她们爸妈都不送上高中的或者中专,说家里没有钱,要她们毕业后去打工。”我拉着妈妈的手说到。
“让你们去打工,我肯定做不到。你们成绩很差的话,肯定不会浪费钱。但是能考得上的,就算大学毕业后挣个几千块,也相对会容易的。”妈妈真的是个开明的人儿。
之前爷爷奶奶都是住在大伯家,因为大伯在镇政府当官,而且他们还要帮忙照顾堂弟和堂妹,对我们家的真的是不能一视同仁。就记得他们在我们小时候,经常和妈妈吵架,说我们不乖,妈妈做饭难吃。
“妈,爷爷他们要回村了吗,和我们一起住?”我听到妈妈和爸爸打电话,“他们还住得习惯吗,到时会不会再和你吵架呀!”
“小孩子不需要管这些事情,好好读书,要不然,考不上大学,你爸不给复读,等着去打工吧!”妈妈也可能是有点烦了,毕竟婆媳关系一般。
“妈妈,难道真的因为我出生时,不是男孙,然后爷爷奶奶就不喜欢你。我听别人说,那时计划生育很严重的。有个婶娘说,我出生没有多久,你就需要经常躲起来。因为如果被发现生了2个娃,必须结扎的。”
“肯定是这样的,因为你没有给他们生个大孙子。要不然你干嘛要躲起来。但不躲起来,就没有弟弟了。”
“那时真的是太辛苦了,山里躲过,外公、舅舅和姨妈家都住过,不过你还是特别乖的,都没有怎么哭闹。有一次,那些人就在门外,如果你一哭,就证明家里有人。那时想的是,被查到就去结扎了,省得到处跑。”妈妈说起来都有些激动。
“难怪我这么的不讨他们喜,原来是我出生时这么艰难,幸好有妈妈,还有姐姐他们。”我抱着妈妈。
计划生育好不好,不知道但是重男轻女肯定是不好的。经常听见别人说,又不是家里有皇位需要继承,为啥非得是男娃。我见过家里有3个儿子和1个女儿,结果最疼老人只是女儿。也见过生3个女儿的,虽然都出嫁了,但是嫁的近,经常回来照顾父母,比那些有儿子照顾的都勤快。
爸爸和爷爷他们,幸好就是在我们小的时候比较讨厌,我们长大后,就没有那么严重的思想。虽然他们偶尔会有一些不经大脑的话,但这是地方习惯,不能够一味地改变好。对了,现在不是可以生3胎,生男娃机会大多了,只要敢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