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盘点自己
今天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二辑:盘点自己。读着读着我仿佛和于老师面对面坐着,认真的听他讲述着自己的教育之路,我时而频频点头表示认同,时而皱起眉头心感杂乱,遇到有趣的经历,我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自从开读这本书,我的心中常常感到杂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当然,这基于对于永正老师及书中优秀前辈的崇拜和敬仰,只是漫漫教育路,何时能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眼下我虽读了一些教育类的书籍,但似乎离心领神会还有一段距离,往往因害怕失去、忘记这些收获而百感交集。
在读了“盘点自己”这部分内容后,我看到了于永正老师善思好学的特点,又在多才多艺的张敬斋老师、知识渊博的李晓旭老师的影响下,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以前人之鉴,开启新的教育之旅。在这里,我总结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我教育路上的指引:
1、多读书,多写作,多发表。“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不仅要读书还要多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有所思,有所悟,每有所得便要付诸实践。除了自己读书,还要带着学生一起读书,鼓励学生和老师一起坚持写作,以发表为目标,不断观察、寻找生活当中的美。
2、善于思考。只读不思,感悟会过于浅薄,转瞬即逝,习惯性的思考便能走进作者的世界,领悟到最深层的意味。我和于老师一样,是一个读书很慢的人,因为我也喜欢边读边思,边思边记,把薄薄勃几页纸读的厚重,虽然没有提高读书效率,但也收获不少。在日常生活中,光有思考是不行的,还要学会反思,反思是进一步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不仅要反思教育教学,也要反思为人处事。
3、以人为镜,闻过则喜。以人为镜,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或许是当局者迷的缘故,人往往从别人身上才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处在不同的角色,便可在不同的角色中以人为镜,学生、同事、前辈等身上都足以思考自己,如果有不如人的地方或出现明显错误的地方,不要感到挫败,而应窃喜,因为那是你前进的动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确对待自己的短板,不也是最丰富的教育资源。
于永正老师好像一本书,我想用一生去翻阅,又好像一杯茶,得让我细细品味,只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于老师已经退休,遗憾没有听上他的一节课,如果能现场听一节他的课,那真是人生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