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次休假结束后,仍然是父亲送我到车站,这几乎是每次小别离的常态,每次分离都像是场景的复制,分开依然不舍,而我留给他们的只是背影和离别后的思念。
现在看来,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的话,是人生中躲不开的局面。“我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你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也许我们每次轻描淡写的离开,对于父母而言,都会是一次伤痛,而这种伤痛的场景,从小到大竟一直在不断上演。
从年幼时初次求学离开家们,到去更远的地方读大学走出故乡,再到后来的工作地,每一次都是将陪伴家人的时间一点点抽离。从一天回去一次,到一周回去一次,再到一个月回去一次,最终成为了现在一年回去一两次,我们抽离陪伴的时间,从来没有跟父母商量过,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后来的每一年,都将回家的计划提上日程,可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让计划搁浅,原来长大了,才会更加身不由己,而小时候费尽心思渴望的自由,其实就在身边,如今理解了,便不再拥有了。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前,这也许会是以后的我们寻求的自由吧。
原来越长大,真的会越孤单。那些曾经以为会永久的存在,都在一年一年的长大后,变成了最不希望看到的存在,而这些存在都没有谁对谁错,仿佛就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它总归是来告诉我们,不必追,不必去留恋。我期待着这些留不住的存在,会在以后的时光里,以另外一种方式与我们相见,不求永远,但求无憾。
别离的痛苦有长有短,小别离就像是一种慢性病,它慢慢的侵蚀着父母的生机,当我们意识到这种病的时候,它以发展到了不可控的局面。所以当下的每一天,我们是不是应该让父母对子女的思念转化为子女对父母的问暖,让她们将更好的时光,留给原本就属于她们的幸福,陪她们一起安度晚年。
如果长大了,你一定会知道,父母做的饭才是我们最合口的饭菜,唯有他们会清楚的记得我们的口味是咸是淡。你有多久没跟父母一起吃顿饭了,你开心吃饭的场景,就是他们最美的时光。常回家看看吧,别让小别离成了最后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