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有互相忠实的义务。这是各国记载于法律上的通行原则,也因此受到法律的保护,被社会强制力和国家强制力所保障。
可倘若如故事中直子一般,灵魂附体到女儿身上,面对丈夫,伦理和情感上势必会形成冲突。该说东野圭吾是会找角度写故事的,这种天然的冲突,是非常棒的切入点,它令读者很难想象情节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任何的展开都是意外却又情理之中。
在笔者看来,爱情的土壤不复存在,是导致直子与平介分道扬镳的核心因素。尽管很多人会认为是因为直子想要重活一世,做自己弥补此前的遗憾,才导致这样的结局。但是笔者认为,这是二人情感连接的板块分崩离析的必然结果与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条件。
爱情的产生尽管玄妙,但条件并不苛刻,外在条件,内在三观,并非是讲求严丝合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双方不断碰撞磨合的过程。而直子和平介的分道扬镳之所以是必然,二人天然的丧失了磨合的基础。
妻子的灵魂附身在女儿的身上,对二者截然不同的相处模式却呈现出了一定的叠加态。这种叠加致命点在于,如果选择按照对待妻子的方式对待女儿,那触碰的是伦理的约束,而用对待女儿的方式对待妻子,那无异于推开妻子拉远距离。因此,平介只剩下一种选择,维持现状,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但情感并非是雕塑,一经完成便可恒久的存在,它需要养护与浇灌。只依靠过去的回忆,那不过是在吃储备粮,新的共同经历无法营造,那粮食吃完是迟早的事。直子的想法并非一开始就转变。也是在和平介在以新身份不断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全书另一大亮点,在于直子选择重活一世的态度,与平介最终的放手引发的另一个思考,那就是如何处理好新旧关系与回忆。断舍离,从古至今都不是容易解决的事情。看似人生漫漫,可许多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活少数几个执念,甚至用一生去不断填补那已经无法重现的过去。为了开始一条新的道路,势必要做出极大的改变,哪怕那是不体面的,欺骗的,甚至伤害他人的,直子用了数年时间去演一出自己消失的戏码,它未必是最妥当最逼真的,但数年的时间是她的决心,她一定要走一条不同的路。
平介最后的放手可以说是豁达,亦或是无奈,尽管被动,但在时间的推动下,也开始了新的生活。多思无益,唯前行而已,活在当下,活在未来,即便你真的很想留在某一刻,那么,期待着也许某一天身体和意识能进入四维空间的领域吧,也许能去看看过去的自己,看看过去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