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方法,让每个人都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时不时惊艳一下身边的人?
例如只用以往10%的成本送飞船进太空,让公司的运营成本降低30%,写一篇文章,开发一个新产品,培养孩子的学习读书兴趣等等。
答案是:有,并且简单易懂。
以往我们可能会觉得创意灵感特别神秘,那是天才、发明家、科学家们的专属天赋,当我们摸清状况后就会发现它原理其实特别简单。一个人创造力的大小与他的天赋没有多大关系,而和他所作用的方法有直接关系。这篇文章主要分享创意灵感产生的流程方法。
这篇文章约3400字,属于总分结构。开头先介绍个人创意产生的流程,再分说5个环节,结尾处粗浅分享一下组织创新。
各领域专家学者针对创意灵感的产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著述各有偏重,但原理流程基本相通,它适合于所有行业的所有人。我们先来看下创意产生的流程:
项目确立——搜集素材——头脑混沌——灵感闪现——深度加工
第一步:项目确立(主动出击/被动产生)
如果我们是甲方或者是公司主管,项目设定需要我们来做,立项本身就是一个创意的结果,它的优劣直接反应出管理者自身素材积累广度、深度,以及对创意精雕细琢的打磨水平。一个卓越的管理者,也一定是一个善于立项的行家。一个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为管理者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方法、经验。
在日常工作中,一个项目往往是由上级主管,或甲方来确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从第二个步骤开始,也就是从搜集素材开始。
第二步:搜集素材(主动出击)
说到搜集素材,我们有一句老话说的非常好:学会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指的就是大量积累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新组合运用的意思。
素材的多少也决定着创意的优劣。从短期来看,搜集的素材(直接素材)越多可以进行组合的方式方案就越多,得出优秀创意的概率也就越高。搜集素材的多少也受预算、人力、工期,以及资源本身的限制,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项目定夺。(上图:粉红色可以理解为用到当前项目的直接素材,绿色部分可以视为这次用不上,未来可以用到的间接素材。)
举个例子:如果我现在要用积木搭建一个教堂,手头只有一块积木,要想拼出一个教堂或者变形金刚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我现在有1000块积木,就有可能搭建出各种形态的教堂或者变形金刚。
从长期来看,我们围绕项目收集素材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当前用不到,但未来可能会用到的间接素材,这些素材的多寡,正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持续快速产出优秀创意的关键所在。(上图:我们日常积累的素材越多,可供组合的创意就越多,产出创意的速度也越快,质量也更优。)
收集素材的渠道有很多,网络(百度及旗下产品、谷歌、知乎、简书等)、书籍期刊、论文、实地考察、请教专家、调查走访、测试体验等。需要结合行业及项目性质有所侧重。
行业不同,收集资料的方法也不太一样。著名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制作了很多小卡片,平时脑子里闪现出来的想法或者看到的好标题都随手记在卡片上,需要找灵感的时候就翻看一盒盒的卡片儿。一个世界顶级的美国舞蹈家(忘记了名字),在世界各地旅游期间,喜欢搜集具有当地特色的帽子、服装、面料、图案,分门别类存放在仓库货架的框子里,上百框素材使她创作的舞蹈每次都让人耳目一新,惊艳全场。台湾的舞台剧编剧导演赖声川的大量作品,灵感也有赖于他搜集的大量素材。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家安藤忠雄,没有上过大学却自学成才。他曾徒步周游世界,参观各国建筑搜集一手素材,从西伯利亚到欧洲非洲以及亚洲的印度泰国,菲律宾。
书籍是一个积累素材的重要渠道。今年上映的电影《头号玩家》里面有个镜头,游戏公司创始人詹姆斯·哈利迪家里,除了放在地上的一台游戏机之外,屋里堆放了成堆成堆的书籍,从侧面反应出哈利迪能开发出全世界为之疯狂的游戏也建立在海量素材积累之上(关于如何高效阅读随后另写文章分享)。
大多时候,在我们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已经会出现一些若隐若现的想法,它可能不合适、不清晰、 不完整,不过没关系,这些想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中介,值得我们随手记下来。
第二步较为重要,容易被人忽视,所以略显繁琐。素材搜集的多寡优劣对创意灵感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绝大多数人没有做足功课就直接跳到下一步,创意难逃平庸。
第三步:头脑混沌(被动产生)
如果我们搜集了很多资料,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产生我们渴望的想法创意,这时候往往让人很气馁,各种毫无关联的碎片化素材把脑袋一圈一圈缠起来,头晕脑胀,情绪低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这个项目,不得已停顿下来。
值得高兴的是,卡壳停顿本身就是创意产生整个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虽然它是被动产生)。卡壳停顿期,实际上是梳理消化大量碎片化素材的过程。这时候的大脑像是个砂锅,正在温火慢炖所搜集来的素材,要想吃上可口美食得需要点时间。
梳理消化素材的过程中,我们的项目主题像一根丝线,不停的在杂乱无章的素材堆里来回穿梭,从里面鉴别、捕捉能够串起一串项链(项目主题)的珍珠(若隐若现的想法)。这个过程也是美国著名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和硅谷精神之父凯文凯利所说的,创新来自于旧元素新组合的过程。
第四步:灵感闪现(被动产生)
大脑潜意识梳理消化素材时,你可能正在刷牙、蹲马桶、睡觉、拿牙签挑牙缝、过马路。突然之间,灵感就像流星一样闪现出来,不要犹豫,用你能抓得到的任何东西,第一时间把它记下来(餐巾纸、烟盒纸、纸币、手机短信、便签、音频、视频等等),千万不能让炖熟的鸭子飞走了(缺乏经验的人经常发生这样的事)。
第五步:深度加工(主动出击)
捕捉到的灵感可能像一块原生钻石,要想让它发出璀璨光芒,达到惊艳到人的程度,还必须历经精心打磨。
例如我们围绕一个主题写了一篇文章,需要重复多看几遍十几遍,反问自己内容是否准确表达出我们想传达的意思,论据是否充分有说服力,结构是否严谨,读者看了之后能否改变他们的认知或者行动,标题(写50个从里面挑选组合会更好)和第一段是否能吸引人读下去,文章里是否有高价值的资讯,是否配一些便于理解文本的插图等等。
精雕细琢需要一定的方法,要不然很难进行下去。初学美术的学生受经验及眼界限制,往往画到六七成的时候就遇到了天花板,画不下去了,知道画的有欠缺,但是看不出来到底哪里需要继续深入刻画/整体调整。
学生为了甩掉瓶颈所带来的焦虑,宁愿拿张新纸另画一张,老师却坚持让学生在原画上继续深入修改(宁可改坏)。学生已经掌握的从零到七成功夫可以先放一边,花费时间重点寻找突破瓶颈的方法。相比来说,为突破瓶颈而摸索出来的方法流程,比单单解决某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是一个通过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模型,可以举一反三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让自己成为一个创意不断的智多星。
如何深入优化创意突破瓶颈的方法有很多,仅罗列几条供大家参考:
反复审视自己的创意;
制作样品供人试用体验;
围绕发现的问题或者顾虑继续搜集素材;
重新过滤所搜集素材是否有重要信息遗漏;
隔夜或停一段时间后再看自己的创意;
请身边的同事或朋友一起讨论或提意见;
查阅行业领头羊和直接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
站在甲方/乙方、上司/下属和顾客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创意;
其它行业有无类似的做法;
……
关于个人创意灵感产生的过程原理就分享到这里。以下是如何激活组织创新,这个话题也很大,适合单独成篇,在此仅做粗浅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渴望与大家一起探讨。
=====分割线====
激活组织创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组织持续创新能力依赖于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又受掌舵人的个人意志所左右, 但这丝毫不影响企业对创新的极大需求。若想激活企业创新力,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企业文化,种子自 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从古至今,基层从来不缺创新能力。幼小的孩子身上都能闪现出惊人的创新能力,更何况我们成年人。 不要说我们的教育体系抹杀了我们的创造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蕴含创新基因的种子,遇到合适的 环境依然能够生根发芽。在信息指令自上而下单向流通的旧有管理体系内,缺乏适合种子生存的土壤、阳光 、水和空间。
掌舵人确信基层具有创新能力,并愿意为之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就是创新的肥沃土壤。管理层用脚走出来的企业愿景(挂在墙上或印在员工手册里的口号不在此列)就是助长创意成长的阳光。建立对应的 创新制度流程,包括资金支持、人力支持、容许试错、奖励机制(不一定是金钱),就是助长种子发芽 的水;建立信息上下相互流通的机制(在较为官僚的组织内信息仅自上而下单向流通,信息仅停留在管 理层),就是助长创意生长的空间;
当企业文化建立完备,蕴含创新基因的种子自然会被激活,对工作的热情、兴趣同时点燃起来。自下而 上的创新机制,使企业更为开放、有活力,生命力自然也更强劲。
“未来已来”。硅谷精神之父、著名未来学家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里说到到,未来就是全体人类 、 计算机、手机、各种可穿戴设备、各种智能设备、以及各种传感器靠着网络机密链接起来的世界 ,这种 紧密的连接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雏形,一个巨变的时代开始形成。
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只有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才能抵御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颠覆和冲击。在我们身边,毕竟有一部分人的工作已开始被机器 人偷梁换柱。
如果这篇文章能够改变你的认知或行动,本人荣幸之至。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