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乐乎?悲乎?
六年前,语文课堂上,翻开了眼前的语文教材《论语选读》,我很好奇孔子对弟子说的第一句话是啥——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什么意思?
看注释:习,温习复习,说同悦,高兴。翻译:今天学习,明天复习,后天复习多做题,边复习,边唱歌,上课不忘乐呵呵!
这下我就纳闷了,这孔老夫子莫非是高中老师穿越到两千多年前,忽悠了一大帮学生去参加高考的?这时候,我脑袋里突然浮现出一幅画面——孔子和学生们风骚地舞作一团,高歌“来啊,学习啊,反正有,大把时光,来啊,复习啊,培养出求知的欲望……”
“嘿嘿”,我不禁笑出了声,没想到孔子还挺幽默。
“要说孔老夫子不愧是大成至圣先师,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中国的高考制度,提前给我们制定了方案。你们现在啊,就是浮躁,那谁,笑正欢的那个,你讲一下这句话什么意思。”老师看的是我的方向。
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孔老夫子啊,你可是害苦我喽!
02 我欠孔子一个道歉
从此,《论语》便被我搁置在一旁,乃至大学,我念了工科专业,谈《论语》的更是少之又少。偶尔听到的为数不多的“子曰”竟然是从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口中,吕秀才酸腐文人的形象深入我心,不可避免地把孔子划入旧时代要打倒的“孔家店”。
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存在于华夏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崇拜也好,无视也好,甚至仇视也好,它就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中华文化之所以延续五千年(被世界承认的只有三千年)而没有消失,与圣人的教化无不关系。所以,中国人虽然没有信仰,不信神,却有一种不是信仰的信仰——祖宗崇拜,我们信仰的不是神,而是人,尽管孔子被称圣,却依然是人而不是神。
中华文化实在有太多可研究,可为我们重新学习的了,笔者也是望洋兴叹,还是只谈《论语》罢。
时光带来了成长,阅读影响了思想。在某一刻,我终于拂去了《论语》表面的灰尘,露出了熠熠生辉的“仁”字。孔老夫子的双眼透过这个字投影出一片深邃的大海,既让人敬仰又让人想亲近。
孔子不是怪老头,更不是穿越的高中语文老师,只不过他老人家的衣服被后人一穿再穿,一改再改,早已面目全非。我无法当面聆听孔夫子的教诲,只能以谦卑的姿态小心揣摩,大胆求证,以求拉近与孔老夫子的距离。
03 君子的修养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么?
当然是。
现代人常常把学习等同于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无论如何也高尚不起来。
那么,“学”是什么,现在可以叫学问,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从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因此孔子才有“学而时习之”的训导,“时”便是时常,经常,“习”可以理解为体验,体会。学习,或者说做学问,要经常在生活中体验,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反省。一点点领悟,一点点进步,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么?
说到体验,就有了下一句,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乐。
这时候,有人要发牢骚了:朋友来就要请客吃饭,况且还是远方来的客人,更要热情款待,要是刚好囊中羞涩,怎么高兴的起来?
还要从原话中找答案,“有朋自远方来”,朋友分一般朋友和知己,这里指哪种?古人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可见知己难求,而“远方”有意表现了“朋”的难得和可贵,此“朋”我认为是知己。得意的时候,知己分享你的快乐,落魄的时候,知己分担你的哀愁,岂不乐乎?
不因孤独而愤世!
现代文化人常常自诩为孤独者。觉得自己有好的作品为何鲜有人问津?一篇煞费苦心的文字为何只获寥寥数个赞。久而久之,就会对社会有所偏见,心态要么激进要么落寞,即使再高的才华也蒙上了灰尘。
谁来了解你?
“人能够真正做到为了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等等的问题。”孔老夫子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学而篇》是《论语》的第一篇,从学问讲到人的修养,而本文讲到的这一句更是《学而篇》的基础,虽然流传甚广,但真正解其意的却是不多。笔者在这里提供一种理解的方法,仅供各位参考,若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若能从中受益,此乃吾之大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