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州的第二站选了徐州。
因为,早前看过一部介绍徐州狮子山汉墓考古纪实片,印象深刻,一直想实地看看,再感受一下。
狮子山汉墓全称是“狮子山西汉楚王陵”。
所在处还有其他汉墓,现在辟出一大片公园,再添加进去一些汉文化元素,统而括之,号“汉文化景区”。
这个墓的发现很不容易。知道这里有墓,还发现了兵马俑,很长时间就是找不到墓址。后来几经曲折,好不容易才找到,发现虽被盗过,却还是存留有2000余件珍贵文物,十分庆幸。
现场看时,果然震撼。这座墓竟完全是在山岩里开凿出来的,计算开凿量为5100石方!需知那是2000年前,开凿山岩无非是火烧水浇和用凿子凿,照明也只有火把,有一个未完成的墓室,四壁至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条凿痕,当年人工的漫长和艰难,真是了得。
整个墓室,由一条墓道贯通,左右间隔有侧墓室,尽头正中是主墓室。侧墓室有的堆放各种印鉴,有的放兵器,有的则是储食物,还有殉葬女子室……各有用场。主墓室里睡着的是谁,尚存歧见。有金缕玉衣在,则证明此人必为汉楚王无疑。而根据墓葬中文物,又可以断定此人只能是第二代汉楚王刘郢客和第三代汉楚王刘戊中的一个。
讲解特别说到,这个汉楚王遗存的下颚骨,是在主墓室外的泥地里找到的,原因是墓室遭过水淹。
但我注意到这个墓室曾被官盗。所谓官盗,就是官家进行的掘墓行为。据介绍说是新莽时期所为。所以,在没有破坏墓室结构的情况下,官盗可以很从容地进行,硬是把好几块几吨重的填塞墓门的巨型条石,凿出孔洞穿入绳索给拉开。
这就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如此从容的官盗不是洗劫一空?为什么墓室里还留有2000余件金银铜玉陶等器物?这次官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除了金银财宝,还会有什么别的目的?
别的会是什么目的?
这就涉及到认定墓主人是谁的分歧了。 据介绍,先开始,考古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推断墓主人为第三代楚王刘戊,后来考虑到刘戊是获罪之王,似乎不可能尊享有如此规模墓葬,便又推断墓主人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而这个官盗,时间节点则只能放在新莽皇权变乱时期。
但这个推断,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有过如此规模的官盗,墓室却没被洗劫一空。
如果我们推测墓主人是刘戊,则官盗的别的目的和结果以及发生时间,就有了另外的似乎更站得住脚的解释。
史书记载,刘戊造反失败自杀后,汉景帝还是允许了这位自己的堂兄以王侯礼归葬。那么,后面又发生了什么没有?似乎不再有记载。不再有记载不等于后面没有发生什么,对不对?
假如在汉景帝或后景帝时期,有人举报刘戊墓随葬有“违制”物品,会怎么样?可以断定,这一举报无疑会被采信,因为这个造反的刘戊再带着“僭越”物品去地下,继续抗争皇权,不但是完全可能的,简直就是顺理成章的;随之,接下来的官盗便也顺理成章;再随之,这个官盗,就必然不是纯粹以财宝为目的,而是以寻找和毀弃“违制”物品为目的,当然,顺些财宝走是难免的,但必然不会是洗劫一空;再再随之,官盗的时间也应在汉代,而不应该是新莽时期。
到底发现了“违制”物品没有?应该没有。否则,史书当会有记载;倒是没有发现,史书也觉无趣,才不记载,所以才留下刘戊墓这般模样,并留下千古谜团。
这个推断还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墓里可以保存下来那么多印鉴,却独独不见有墓主人印鉴。严重怀疑墓主人印鉴是被官盗时有意取走拿回去复命了。
能说这个推断没有道理吗?说没有道理,起码墓里尚存的2000余件金银铜玉陶等文物不答应吧?
做完这个推测后,更多的还是感慨。
就说这墓吧,叫个什么“西汉楚王墓”,你楚王就楚王,汉王就汉王,干么汉楚王来着?别扭不别扭?
没办法,必须别扭。因为这地,在刘戊,刘戊他爹刘郢客,刘郢客他爹刘交之前,是人家楚霸王项羽的都城,是人家楚王的地儿。人家项羽把从秦宫劫来的金银财宝外加宫娥美眷都弄到这来,本来是要繁衍他项家楚王世界的,没成想末了都归了刘家,楚也姓了“汉”。
遂使一个“西汉楚王”的称号别扭时下。
这还不说,还有苦主彭家。徐州这地方,早年因是长寿古名人彭祖故里得名“彭城”。可怜人家彭姓家族的城,从此再和彭家没了干系,却成了刘家宗族的郡望所在地。现如今,“汉文化景区”园内,一座“彭城刘氏宗祠”园中赫然盘踞,又有一座刘邦巨塑傲然耸立,哪里还有彭祖什么事儿?
江山易主然也!
然也,然也,一个想法亦然也:楚汉相争,垓下之战前,汉军在徐州这地儿,突袭端了项羽老巢的这一彭城之战,在底定天下的意义方面,绝类近现代的淮海战役呢!
徐州啊徐州,你好一座贯通古今千年决定国家民族历史命运的争战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