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名李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之一。多认为其主要活动时间是在春秋时期,与孔子同期,但比孔子年长。他的思想大多见于《老子》一书,但老子一书大概成书于战国时期。
对于老子的印象,可能大多数人还停留在骑青牛过函谷关的那位老者吧。但他最著名的还是提出道这一概念,或许就连几岁的小孩子就能背诵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哲理句子。其实这句话不光说明了道的性质,还围绕“道”这一主题对其名与实进行了探讨,但名与实的探讨不是本文的重点。“道”在老子看来是1、天地万物间运行的不变规律2、万物的起源。那我们就会联想到,为什么老子要探究“道”呢?那肯定是“道”有用,的确,了解中国哲学的朋友都会知道,道家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出世避害,而老子提出“道”则力图探究万物运行的规律。原来老子想通过掌握宇宙运行的规律来达到避害全生的目的。这种想法是好的,可以说非常棒,但是却很难实现,这才带动了另一位道家的哲学大家庄子对于宇宙本身的探索,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出世避害。
老子的另一个著名论断则是“道者反之动”,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物极必反”。且《老子》一书中多次提到这一论断,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按一般人来说,这些说法均有其矛盾之处,但无可否认,它符合一般的自然规律。这些通通说明了老子朴素的辩证哲学。它揭示了事物的好坏是相通的,一旦发展为极端,它就有可能通向其反面。冯友兰先生说它给中国近代抗日战争带去了希望不无道理。老子也将这一观点引入到了他的处世之道里,并且引申到了“无为”。
“无为”,一直以来为儒家所诟病,因为这与其强烈的入世哲学相反。从古至今,很多人也误解了“无为”这一概念,人们认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其实“无为”是让人们做事在一个严格的规定范围之类,因为老子认为一旦做多了,就违反了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与之相反的效果。并且“为”的后果是多种多样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就是老子的悲观哲学。
另外,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体系中,由“无为”引申出了“绝圣弃智”与“绝利弃巧”。企图建立一个“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政治图景,但是“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显然有愚民倾向了,统一人民的意志,这点其实与墨子挺像。
但由于道家太过消极,只在西汉初年有过实行。不过到公元二三世纪,兴起了一派,被称为新道家,即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