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介绍一下什么是“角色效应。”所谓“角色效应”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赋予孩子适当的角色,而且当他对角色有一定的领会和理解的时候,孩子就容易按照角色的规范来要求自己,从而在个性心理或行为上发生一些变化。
角色效应的形成,首先开始于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譬如我们如今的教育,似乎总有这样的一种偏差。那就是老师对于学生的态度的不平衡,在很多老师眼里,好学生学习都好,坏学生成绩都差,并用这样的标准来评断孩子。
老师们的这种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孩子们可能出现角色概念的偏差,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没有办法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这样一来,会让那些学习本来不好的学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会讨厌自己的“角色”,而那些“好学生”则有可能因此而沾沾自喜,自我膨胀。
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基础上,会出现两个极端。“坏学生”慢慢开始真正的厌学,开始自暴自弃;“好学生”呢,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自身全面的发展。这样的错误期待直接导致了孩子们认知行为的恶性循环。
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给学生积极的“角色效应”的影响。成绩只是一个阶段学习情况的反馈,并不是划分好坏学生的标准。只有积极的角色效应,才能让人从心理上产生自我期望,从而喜欢上自己扮演的角色,体会到角色带来的乐趣,成为激励其行为的一种内在动力。
就父母而言,首先要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有些时候,很多父母都苦恼:觉得跟自己的孩子有代沟,无法沟通。你不理解孩子的叛逆,孩子也体会不到你的辛苦。
其实,代沟是一种很正常,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同时也是一个生物学现象。追其缘由,就是父母没有真正的理解孩子的角色,又错将自己的思想“顺理成章”地加到孩子身上。然后用这个标准来要求孩子,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想法和观点。
如果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视角,可能也就能愉快的沟通了。
其次,要尊重和理解,父母跟孩子,最基本的就是平等。不能说因为你是父母,觉得孩子是你生你养的,就可以为所欲为,想骂就骂,想打就打,想让他怎么样就让他怎么样。要知道,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只有父母放下了自己的架子,把孩子当做朋友,平等地讨论问题,让孩子有表达自己意愿和想法的机会,并且尊重他们的想法。这样一来,孩子就愿意跟父母沟通,容易向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对父母说心里话。
最后,作为父母要理智关爱孩子。“爱”是讲究方法的,不是说大包大揽,事无巨细全替孩子做了才是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角色,我们要做的是理解他的角色,鼓励或者引导他扮演好这个角色。给他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在自己努力付出的过程中快乐的收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