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是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而非绞尽脑汁想像出来的。所谓生发,就是生长发育由无到有,但不会凭空生出,首先要有根基和基础。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里的根基和基础,有可能是你的学科知识,也可能是你的丰富阅历,也可能是你的生活体验。所以,我们看很多哲学家很少是没有读过书的,很少是不爱思考的。这里绝对没有看不起没读过书的人的意思,没读过书的人有时也蛮智慧的,这里要表达的是很多的智慧是在一定基础上的升华,比如融会贯通的既有知识,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细致入微的不断觉察,提纲挈领的归纳总结,无形中就形成了智慧。
图片发自简书App
灵性,无疑是更高层级的智慧,是洞悉事物本质后的自律和臣服,是纷繁芜杂后的大道至简,是焦虑不安后的淡定从容。经过高温锻造后的铁冷却以后才成了钢,经过漫长黑暗摸索后的光明才是真知灼见。真理往往是置之死地后的豁然开朗,走投无路后的另辟蹊径,釜底抽薪后的熊熊烈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以灵性一定是先有实后有虚,没有实就没有虚。比如作家,多是思想创作,但再高超的作家没有来自生活的体验,也难以写出情真意切的好作品,即使他的遣词造句多么优美。科幻小说也不是全是虚构,也一定是在现实基础上的拔高和扩充。比如现在的世界,对于古人来说就是他们当时的科幻小说实现之后的世界,也许比当时的科幻小说还要令人惊叹。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的想象力取决于当下社会的发展程度,客观无形地影响着主观。比如在古代,当时受限于生产力的不够强大,农业生产看天吃饭,听命于自然,天地之无常,哪里敢于豪气的去拔高,天马行空的去想像。最多像李白那样"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已经是非常夸张和超现实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灵性是思想之门开启后的自然流淌,是尊重天地的意识创造,只要勤于学善于思敏于行,人人都可以尽享灵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