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笑话,说的是河南焦作的老农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您这里的铁棍山药有什么好处啊?老农说,男人吃了女人受不了,女人吃了男人受不了!记者惊问,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尽量多种一些呢?老农答,种多了地受不了!
大家看了,便以为这种土气猥琐的棍状物,大概是专走下三路的朋友,其实这倒是个误解。
我当年初次见到山药时,心里有个疑问:山里的药可说是有无穷无尽的种类,凭什么你小子敢来占这个名字?莫不是因为自己是棒子,就自奉为万物之祖了。
等我学识渐长,才知道这位朋友原本大名是“薯蓣”,后来之所以被弄得土里土气,是因为咱们中国人老年间有个特别的传统,叫“避讳”。避讳的意思,大致上说,是一个人的名字是不敢直接乱叫的,尤其是此人的晚辈或臣下,若是被乱叫了,便会影响到气运之类。这个传统,从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讲,是有绵密精微且实际作用的,在动物不许成精的现在来讲,就是封建迷信吧。
运气不好的薯蓣哥,在唐代遇到了名字里有个“预”的代宗,被改成了“薯药”,等几百年,又碰到名字里有个“暑”的宋英宗,再被改成“山药”。时至今日,原本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薯蓣,就只能以一种乡土情趣用品的姿态来面对我们了。
近代以卖石膏著名的名医张锡纯,在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说:“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且其含蛋白质最多,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可见,山药原是补虚强身的,并非焦作老农所说的打桩机。
从吃货的角度来看,山药大致分为滑润和粉腻两种类型。粉系代表如焦作的名产怀山药,相对短细,口感略同粉糕,我个人并不太喜欢。粉系山药可以直接蒸食或炖食,扎扎实实,不愧棒子之形。
另有一种滑系,是我的心里所好。常会远道购得秦岭野生山药,从其奇形怪状,可以想见山石泥根之态,意趣远非大棚整齐划一的产品可比。用以垫底,上盖湖南九嶷山烟熏老腊肉,蒸成热食,山药入口即化,毫无渣滓,又充分吸收了腊肉的油分盐味和肉香,其妙异难描之处,如潇湘水云,似与法国吉拉多生蚝相类。
又以磨具取其汁,用上好的五常大米蒸饭,调以目鱼花、海苔条、葱末、豉油,铺上温泉蛋,盖上山药汁,趁热拌匀食之,糯香滑香,米饭仿佛自己长了腿,不用嚼不用吞,就已直接下肚。
最后友情提醒:山药虽好,多吃易胖,各位自行斟酌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