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子产品,我喜欢琢磨。第一次接触电脑,是上大学的时候,系里每周安排了一节计算机课。可是没有老师上课,只给我能发了二十张上机票,自行去机房上机。印象深刻的是,每到上机那天每个人要提一双干净的鞋子,换了鞋子才可以进机房。那个时候,流行五笔打字,我也就跟风背诵五笔打字口诀,可是手脑无法同步,口诀再熟,打字也很慢。我学计算机只停留在敲键盘打字上,至于DOS和编程连皮毛都没学到。
参加工作后,所在学校没有电脑,两年后,配了386机子,却当做宝贝,门窗加固,上密码锁,不让我们去使用。学生也很少有机会进去使用,这些机子布满灰尘。又过了两年,我咬咬牙,用了大半年工资买了一台电脑,这被同事当做笑话看待。我很快学会了基本办公软件,可惜买不起打印机,还是用磁盘拷去外面打印。在腾讯还没做起来的时候,每天都会点开电子邮箱,后来学会了国外使用广泛的Skype,与远在大城市的同学视频聊天。
十多年前,由于办公需要,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网络也普及了,接触到了很多应用。开始在wps学堂,学习办公软件技巧。在希沃学院、讯飞学院以及阿里巴巴的钉钉软件注册教师。如今,人工智能时代,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信息井喷。
去年忍受不了电脑配置太低,速度太慢,且经常宕机,我入手新电脑,这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我清楚该省省,也知道该花花。打印机也配上,宽带,路由器,都通通升级到千兆。为知识付费,购买课程,加入“AI学习圈”,有大咖的传授,牛人的指点,一群人的分享,学起来也不至于孤单苦涩。现在自己也觉得很魔幻,开着电脑、平板和手机,来回切换,一边看平板播放的课堂教学视频,一边用着电脑实操,只有这样学起来才很溜。
设备就是要用,不用就没有发挥它的价值,在使用中才能学到新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牵引着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