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和“参与”这两个词,平时很少关注两者之间具体含义的区别。其实,这两个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非常相近,到底有些哪些不同之处呢,通过查阅和对照来一起看看吧。
一、什么是互动?
百度一下“互动”,发现了几个关于互动的词条,分别是从心理学、物理学、社会学来介绍互动的含义。
第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互动是指“各个功能系统的功能和心理活动的产生机制,即各个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心理。每个功能系统能够各自独立产出样本点亮丘觉产生相对独立的意识,各个功能系统以及样本、意识是构成心理活动的因素,这些因素各自独立发挥作用,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第二,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互动是指“在自然科学中,物理学较早地阐述互动的概念,以解释物体或系统之间的作用和影响,说明能量守衡定律。在社会科学中,社会学在19世纪即应用互动的概念来解释社会学的现象,并形成了具有丰富理论内容的“社会互动论”的学说。”
第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互”是交替;相互,“动”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归纳起来“互动”就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
社会学来看所谓的互动,就是双方互相的动起来。在互动营销中。互动的双方一方是消费者,一方是企业。只有抓住共同利益点,找到巧妙的沟通时机和方法才能将双方紧密的结合起来。互动营销尤其强调,双方都采取一种共同的行为。实际上互动营销是非常好的一个互动实践的例证。
二、什么是参与?
百度词条是这样解释的:参与,亦作“ 参预 ”或“参豫”。预闻而参议其事;介入,参加。指的是以第二或第三方的身份加入、融入某件事之中。
“参与”和“参加”两者也有不同,区别是:参与是以第二或第三方身份加入、融入某件事,而参加是没人称限制,某某人参加了某事。
参加某一件事情或某项活动,往往没有互动的含义在其中。
三、“互动”和“参与”的区别
如果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环节,“互动”和“参与”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和实践类型。我个人认为“互动”更加强调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反馈和互相之间的对答式学习过程。“参与”强调的是课堂中置身其中的一种参与式学习过程。
这样看来,“互动”和“参与”是两种效果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
四、”互动“和”参与“的目的不同
可以说”互动“和”参与“都是为了某一群体更好的学习和交流而展开的实践活动。究其根源,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
“互动”是为了在一个平台中创建互相交流和互换模式的一种实践活动。“互动”最终是以平等友好的相互关系为媒介而形成的一种对等式的人际交流活动。
“参与”是为了某一件事情或一项活动,有针对性的加入学习、调查、研究等等。“参与”是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完成某件事情的单一路径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