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早上医生要求做 手术签署 家属签署,最好不要本人签。家属,特指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我立刻想到了生孩子时候,临盆时凌晨六点,只能把我妹呼唤起来给我签字,等我生产。穆总在上海开股东会,老爸在老家,幸好我有个妹妹,不然真是没亲属来等了。我记得生产时面临是否刨腹时,手术同意书是我自己签的。
这次又是一样,穆总在东北出差,晚上回北京。我娃还不具备签字能力,呼唤我妹,她一直开会根本没时间接听我电话。幸好这次老爸在北京了,我调他从大悦城坐地铁来医院给我签字。他还问,他是否有签字权,我说,父母有签字权,于是他悠悠的来了。
上次我爸住院,2017年10月,我恰好在北京,全程陪伴,入院手术签字手术等候出院。那时候方知子女的重要性。老妈身体不好,又不会开车,所以不能每天到医院,我处于时间精力都充足的状态,所以我首当其冲。
之后呢?我不在北京的时候,谁来照顾老爸老妈呢?我妹得照顾四个老人,太累了。几年内,我爸妈的身体还算健康,所以她尚且还轻松,但是10年后,就是需要我的时候了。
我老了咋办呢?我刚刚看了一篇文章,说一位妻子乳腺癌住院,她先生在家庭,孩子,医院,老人中忙碌了半个月,累晕头了说,让你住院,累死我了。我超级理解这位先生,平时由妻子打理家务,万能的妻子也是非永动机,停下来直接影响家庭运转。文章后面跟的是,要搭配保险减低生病成本,其实生病除了充足的钱,心理支持更重要些。这位妻子在入院前应该请好家庭助理,负责处理家庭事务,整理房间,照顾孩子,照顾老人,已经家里日常杂事。不过若是这些都可以外包给家庭助理,这位妻子就不需做家庭主妇,直接出去工作就好了。
疫情期间病人不能离开病房,就是说,口腔科病房的大门是锁着的,我的活动范围就是床,房间和走廊。我分配到靠窗的病床,所以可以看向外面,使用窗台。站在病房的窗户边上,我看向外面,恰好看见一位捧着大花束来探病的姑娘。我想应该是来看合作伙伴或者是单位同事的。那一大束的花呦。放在病房里根本没有地方放,估计得给护士站比较合适一些。
住院真是一个很奇异的事情,平时生龙活虎,吆五喝六的人,进到病房穿上手术服就成为了普通的人,吃病号饭,按时量体温测血压验血化验,那一刻所有的社会属性都褪去,你就是你自己。如果平时花时间养护自己的身体,那么住进医院的几率就会小一些,但是注意养护自己的人,基本上不包括所谓的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基本没时间花时间在自己身上,于是生病几率增加,更容易被剥落社会这种皮。衣服穿上,终需脱下来。
住病房是一个很限制自我的地方。比知军营不止。只有方寸大小的地方,一张床和一个床头柜,随身东西必须装进柜子里,不能随意放置。
基本病房有两到三位病人,病情各不相同,所以身体状况也都不一样。像我就带着面膜大小音响手机键盘还能随意走动,同屋的阿姨严重些,送ICU3天减缓才能回来住。隔壁屋一老头啰啰嗦嗦不停说话,还有一个小男孩也就8岁左右自己安安静静地呆着,不吱声。所有的人离开病房都需要带好口罩,包括取饭,所以看不见其他人的面孔,只有眼睛在说谎。
明天上午做手术,我得在晚上十点后不能进食,然后等着手术,切除囊肿做病理,然后看愈合状况。我得疤痕体质增加了手术愈合难度,也不知道做完后会不会有疤在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