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点开这篇文章的你,是一个自律达人,还是一个同我一样,挣扎在自律与不自律边缘线上的普通人。
从小到大,我列过的的计划不计其数,但是完整地完成的,好像一个都没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感受到时间的飞逝,这种流逝速度时不时地会让我感到惶恐,惶恐自己会虚度终生,碌碌无为。倘若我真的就这么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地过每一天,也许几年后十几年后我猛然回望,会发现曾经逝去的这些时光在我的记忆里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好像是把一天的生活重复了几百几千次,单调乏味并且使人痛苦。
我好像突然醒悟般,觉得自己该做点事情来让每一天的时光能够印刻在我的记忆里,让我未来的生活能够因为我此刻起每一天的努力而发生一点点向上的改变,所以哪怕我曾经在列计划上失败了无数次,我还是下定决心去自己的人生做些规划,用自律为我的人生创造更多的自由。
回想过去的几年,我发现自己最喜欢做的就是给自己列出满满当当的计划,要早起早睡,要背单词,要读书,要健身,要练字,还有等等等等,仿佛我给自己稍留一些不用做什么固定事情的自由时光,这一整天就会因为我的这种没有充分高效利用时间的行为而被荒废,之前坚持做下来的那一两件事也会因为而被视为失去了作用。
后来读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我才了解到,原来一个人的自控力属于消耗品,我们通过消耗自控力来管理和控制自己,克服懒惰,完成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但是我们的自控力是有限的并且在被不断的消耗,我们必须要时常补充消耗掉的自控力。像运动,睡眠,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放松自己对于自控力而言都是很好的补充方式。
我意识到,过往在计划执行上的失败,无外乎两个原因,急于求成和对自我的过分苛求。
我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东西都学会,于是把一天的计划列地满满当当,每次拿出日程表来一看,都会因为密密麻麻的事项而在还未开始执行之前就已有些心累;我对自己过分苛求了,其实我只是一个资质平庸,自控力一般的普通人,我无法在未经长期系统的自制力训练之前,就能够做到完全的自律。
我想起了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写过的一句话:我们应该允许自己做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是啊,我应该承认并且接纳自己的普通,这是我们走向优秀的第一步。我不应该给自己设定太多的规矩,要早睡早起,要清淡饮食,不抽烟不喝酒,不玩游戏,不乱说话乱做事,敬畏风险所以不去尝试危险系数哪怕高了那么一点点的事情。我把二十几岁的自己活成了一个清心寡欲,不苟言笑的保守派的顽固老头。
虽然避开了风险,却也拒绝了很多可能会很有趣的尝试,失去了体验生活中多种享受的机会,也熄灭了欲望本能够点燃的奋斗动力。
为何要如此地设限?一个活了一辈子的套中人,真的有意义吗?承认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吧,去给他实现自己七情六欲的机会。明白了这个道理,自律的人生也就指日可待了。
拿健康饮食和垃圾食品做个例子。让你一辈子都只能健康饮食,不吃油炸不吃辣甚至不吃闲,你能做到吗?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吧。可是如果说一个星期里你坚持六天的健康饮食,第七天你就可以吃一次垃圾食品了,是不是就觉得好像自己可以尝试一下了?经过训练之后,这个期限慢慢地就能被拉长到每两周甚至每一个月,当然不排除也有能做到每年或者每几年的。
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能把每周或者每两周做好了,其实就足够了。毕竟我们又不是要做吃斋念佛的出家人。
把这个道理回归到生活上,在一天的生活中,除去吃饭上班睡觉,我们大概能有五六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我们把四五个小时的自由时间按照目标分解设定相应的计划,剩下的一个小时,不妨给自己留点自由,做点看起来不那么上进却让我们很舒适的事情,甚至不妨允许自己荒废那么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的自由,其实是在补充你的自制力,也算是你给自己自律的奖励。在一周的时间里,也不妨拿出一天来,赋予自己自由,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不要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相信我,你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利用时间。实际上,倘若我们真的能够成为一个完全自律的人,那我们的人生,岂不是会按照早就给自己规划的那样去度过?这样想来,其实也算不得是最好的方式。
倒不如做到90%的自律,而把剩下的10%留给自由,90%的自律保证了我们大方向是按照自己的目标前进,而10%的自由能为我们的生活创造计划之外的惊喜。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