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觉得自己知道很多,但是真的要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不会的感觉?
这是因为我们的知道只是停留在认知的表面,而不是深度上。
曾经也我认为自己懂得很多,但后来发现,当真的要跟别人表述知道的东西或者是展示认为自己掌握的技能,都会有一种无力感,而这种无力感我会用一些含糊的词语来掩盖起来。
而为了掩藏自己的无力感,我会用一些含糊的词语来糊弄,以求蒙混过关。
昨天在B站看到一个UP主分享了一个关于写作的话题,他谈到了写10万字和写100万字的区别。
有人提出,如果遇到一件你不喜欢做的事情,尝试去做它10次,也许会有不同的感受。
然而,有UP主表示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写小说。他曾多次重写七八本小说的开头,但都没有坚持写完。
后来他看到一个高赞的回答,建议不要写很多本,而是坚持把一本写完,无论质量如何。他尝试后发现,与写10次相比,坚持写一本完整的作品会有不同的收获。
写10次时,他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转而写另一个题材,呈现的是多样性的结果。
而当他专注于一本完整的作品时,尽管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他能够深入了解结构和中后期问题,并且走完了整个创作流程。这就是深度与广度的区别。
所以,不管做什么学什么,当我们找到了那个想深耕的领域,需要去挖掘它的深度,而非广度。换句话说,就是要垂直且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