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八上一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象臂胫之形。侧身下垂,谦恭之形。万老师说,人要讲礼貌,不然是小狗。“从”,二人相随的样子;“北”像二人相背;“化”,是一人头向上,一人头向下。
2、大,十下二
大:天大 地大 人亦大,故大字象人形。万老师说,古人造字,就象七、八岁的小孩的思维,形容一样物体很大,就张开手脚比划给其他人看。大,表示空间或物体的大。
大人:顶天立地的人,做大事的人,有社会责任的人。(big+great man)
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小人指普通百姓)
3、天,一上一
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天字强调的是天的方位,在人的上方。
4、立(位)十下八
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
关于三十而立,万老师说三十岁之前尽管折腾没关系,三十岁之后,要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位置,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尽心尽力,负起社会家庭的责任。
5、夫,十下八
夫:丈夫也,从大,一象簪也。
平民男子成年以后,把所有头发归拢在头顶盘成一个结,即发鬏(jiu),在上面插一枚簪子用来固定。夫字就是梳发髻,别着簪子的成年男子的形象。作为装饰,年轻男子喜欢在发髻外面包方小小的青颜色的布,同时也是身份的标志——青年又称青头郎。
少儿的发型是垂髫。
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7、丈,三上三
丈:十尺也,从又(手)持十。
三冠礼:古代士阶层以上男子,20岁举行代表成年的加冠礼。缁布冠、皮弁冠、爵弁冠。缁布冠:黑色的布帽;皮弁冠:白色鹿皮军帽;有爵位的男子可以戴红黑细麻布做的大礼帽。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示,是用符号指出抽象,概括性的事理。例如“刃”字,用一点“·”指出刀的锋利之所在。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qu),日月是也。
就是用简洁的线条画出事物最有区别性的特征来表现它。“诘诎”即弯曲;“随体诘诎”即所画线条随物体轮廓而弯曲。月亮和太阳相比较,不总是圆满的,缺的时候多,所以--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是最主要的造字法。例如青、清、晴、情、请、氰、蜻、箐、鲭。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i,挥),武信是也。
通常有两个以上的象形文字(或指事)合并,表示新的意义。“止”“戈”合并成武,儒家认为“武”是制止战争的。从,林,众,朋是通体会意字。秉,章,及是异体会意字。“章”是“音”+“十”,“音”代表乐曲,“十”表示终了,即音乐一曲结束为一章。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语言要早于文字。
有一种说法,创造文字是为了和“天”沟通,祭祀占卜中使用。
表示物的名词出现应该是最早的,创造也简单;难的是表示方向,颜色,时间,还有虚词等。就会通过借用已有的发音相同的字代替,即假借。很多字久借不还,只能再造新字表示原来的字。
比如今字,是倒写的口加一横,“不曰”,最初是表示不说话的意思;后来被借用作表示时间的“今”;久借不还,又造了“噤”字表示“今”字的本义。
秦以前,很多形声字的结构位置可以上下或者左右变换。
比如江字,水在左、右、下方都有。
但是“羣”以前一直都是君在上,羊在下的上下结构,没有君羊并立的字形,因为君为主。最早是“三羊为群”,字形就是三只羊。
指事字的位置基本固定不变。
形声字中,除了形旁表意外,很多声旁往往兼表意,宋人称为“右文说”,或者“亦声字”。
比如钱、浅、贱、饯、栈中的“戋”都有小的意思。
郑众认为,运用假借字创造虚词的时代早于形声字的产生。有些字体是本有其字的。
比如表示方位的西,最初是鸟巢的形象字,后来被借用表示西方,(取太阳西落鸟儿栖息)。后来又用鹵表示西,因为出产盐卤的山西卤池在殷墟的西方。
“六书”,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中没有明确指出哪“六书”。
东汉的班固,郑众,许慎都有列出“六书”名目。
欢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