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12月份及2021年度总结
这个月我以为没有什么收获,为什么会感觉没有什么收获呢?主要是因为最重要的一件事卡住了,就以为这个月完蛋了,要功亏一篑了。其实,还是比较可观的。
一、这件事就是阅读。这个月本来的计划:
精读一本《卡片笔记》
范读《牛棚杂忆》《黄金时代》《思想录》《赏识你的孩子》《断舍离》或其他。不少于4本。
完成情况:
《卡片笔记》这本书到现在还没有打开。迫于时间关系,不想拖到明年,算是再次精读了《思想录》的部分。完成2200字的读后感《不想再混日子了》。
《断舍离》读了一本山寨版,完成2800字读后感《坚持“输入”才会有收获》。
主要没有完成的原因就是卡到了《黄金时代》,读后感想等着读完第二遍再写,结果一直写不出来,只列了个大概提纲,然后其他的书竟然也没有读。
没有坚持每天阅读的感觉就像是这个月什么都没有做,可见阅读时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二、早睡早起
前半个月完成情况还不错,早起已经形成习惯,有时候因为晚睡,所以没有强求自己一定起来。但是后半个月早起情况不太好,有时候明明打过卡了,还有任务要做,结果还是没有打过卡就起床。但是总的来说,我感觉自己可以习惯早起这件事了,后面不需要特别操心。
主要需要注意的就是早睡,10点以前睡有些困难,尤其是过了困劲儿,就睡不着了。不过这个月有特殊情况,后面改进起来,尤其是马上放寒假了,实施起来也不会很难。
最主要的没有完成早睡早起任务的原因是手机。不过相信再用一个月的时间调整早睡早起就可以正式步入正轨了。
改进措施:
1、早早哄娃入睡
2、早上起来可以冥想“快乐开启一天”,然后先把运动做一遍
3、不想起的时候想一想自己是为什么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想一想今天的任务。
三、早读
早读变成了晚读,就成了每日朗读,内容上从前期的杂乱,到后期精简到课本,感觉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去读,才能发现。感觉像一个侦探去寻找蛛丝马迹,破解打开文本的密码。
需要注意的是①不能为了读而读,有时候因为赶时间,发现读的时候脑子没有跟上。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对我来说,文字在我脑子里有反应才算是真正的朗读。②能早读就早读。
四、运动
这件事已经走上正轨了。主要是方法比较得当,没有一开始就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找了两个比较简单的很有针对性的瑜伽,时间也不是很长。想起来就做一做,很快就完成了,还比较有效果。
最开始跟着做动作的时候是有难度的,但是做了几遍就能跟上了,而且动作已经烂熟于心了。然后又发现了一个肩颈的瑜伽,也是简单又有效果。而且随时随地都能做。
运动中的发现:
1、先做好一点,再去拓展,贪多嚼不烂。
2、呼吸。我发现自己总是口鼻浅呼吸,甚至有很多时候是屏息,有时候是提不上气。好像和腰腹的力量也有关系。
3、发现适合自己的,在试错中发现更好的方法和练习。
4、一个亲子运动的好方法。
5、最近在家,运动量有点小了,感觉消化有点差。可以每天出去转转,或者加些运动量。
五、书法
这件事也算是走上正轨了吧。先是开始写小字,终于从半个月前开始写大字。重新写大字的感觉很好,而且也更加坚定要把这件事当成一辈子的习惯。
在练习大字的过程中,无意中解锁了一个新的学习方法,神奇的是几千年前的苏轼也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经典。那就是在写的过程中记忆,边写边理解边记忆,效果确实很好,尤其是写大字的时候。
发现了一个网络上很流行的方法,不知道这个方法到底会不会起作用。那就是控笔训练,等过一段时间再看吧。不过,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控笔确实挺差的。照着描都会跑外边去。
六、日更和其他输出
1、每天坚持日更,不少于1000字。从18日开始短更,没有要求自己一定要破千,感觉也还不错。有时候要能够分清主次轻重,有底线地坚持下来,不断更就好,让我感觉轻松了不少。
这个月简书日更大概有3万字输出,我觉得还可以吧。平均下来每天差不多也是1000字。
2、备忘录日更日清
有些内容和简书有重合,这部分不知道该怎么计算了。不过日更日清的方式还不错,就是每天情况都有了记录。时间都去哪了,虽然没有精确到每个时间段,但是每天的事情是有记录的。这个习惯可以继续保持下来,再去把一些项目取舍精简合并起来。
3、教学反思
这块收获还不错,这个月算是坚持下来了,输出14000字左右。虽然有时候是流水账似的,记录下来当天的课程内容,但是有反思。有时候多一些,有时候可能只有一点,有时候可以写成一篇小文章,有时候能发现可以写的小论文选题。这块可以继续去优化,主要是自己写过的内容我很少再次阅读,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再次阅读,才能及时整理,及时发现之间的联系。
尤其是教学业务方面,这一点,自己写过的内容定期,比如第二天翻翻前一天的,每周再整体阅读一遍。这样进步脚步比较大。可以说是几十年的恶习了,要好好改。给自己3个月的时间吧,养成翻阅写过的内容的习惯。
4、开辟了一个新栏目
每天找一个话题和我的学生们进行分享,已经有3500字的输出了。而且,我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克服写作的畏难情绪,也可以及时激励大家,鼓励他们坚持下来。
每天都会有一些想法,遇到一些素材的时候会想“这个可以分享一下”,想了一些,可以列个大纲,及时记录下来框架,省得某一天不知道要分享什么了。这个要坚持下来,助人自助,对学生也是对自己的督促。后期可以培养几个站到讲台上分享自己小文章的学生。
5、还有今年的总结。3900多字。
所以,总的来说这个月输出有5万多字。下一步的输出要突出重点,要在写作上有进步,不要停留在能写长上面。
顺便总结一些2021年的收获和感悟吧。主要是6月份以后。其实6月份以前的日子我都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是6月份以后的日子还记得一些。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更加清晰,感触还是很多的。
一、及时整理和记录。
很多东西,尤其是自己的课堂上的一些活动和自己的想法要及时记录。印象很深的就是在学期末的时候,一整个学年结束了,感觉自己有很多收获和进步。自己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想了很多方法来提高学生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成绩。当时特别强烈的想要整理出来,但是由于家中的很多琐事,给搁浅了。现在让我写的话,就比较困难。零星还记得一些。留作1月份的一个任务吧,把自己的上学年感悟梳理一下,最起码能想起来的说明还是比较重要的。
二、真正开始喜欢上阅读
6月份开始虽然不是每天都阅读,但是间断时间不太长,而且给自己找了一个阅读伙伴,两个人互相督促。阅读,并且概括每天的内容和随时的感悟。直到9月份才正式开始真正不间断的阅读。坚持有计划的阅读和输出,并开始真正的精读。精读让我喜欢上了阅读,也更加清晰认识到必须进行专业的阅读,也更加愿意让阅读融入生活。感受到了阅读中的实实在在的乐趣。在选书上面有了自己的理解,取舍上有了进步。
三、最大的感受就是播种才会有收获。
写了几篇读书笔记,刚好在征稿的时候派上了用场。坚持日更不仅让我克服了对写作的恐惧,而且在阅读方法上也很有感触,尤其是在教学上,感觉课堂的驾驭能力有了提高。对素材的处理也比以前有进步,更能发现一些生活中的语文素材。临场发言,也不再特别恐惧,尤其是不再畏惧和抵触公开场合的发言。对学生写作上也有比较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不必强求自己。
最近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很多事情我不太强求自己了,感觉自己也很意外。不过我感觉挺好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好的改变。比如各种打卡,早起、晨读、书法等等,我以前的标准可能是必须要严格遵守才算完成,把自己快要逼疯了的节奏。但是现在,不给自己过高的要求,今天没做,那就明天补上不就完了,重点是这件事没有就此中断就好了。今天没起来,影响也不是特别大呀,允许自己有失误的时候,这样少了些压力和负罪感。慢慢调整中,很多事情反而坚持下来了。
而且,每天的事情确实很多呀。每件事都要花时间,当然也需要衡量和取舍,有些事情不需要天天都做,给自己一个底线。有些事情确实需要稍微逼自己一把,强度也还可以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呀,毕竟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五、意外收获:距离断舍离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忙着做任务,没有时间去逛街了,就是想买东西的时候也会想一想,确实需要吗?不买好像也能过去。于是就很少去购物了,这样就避免了很多的盲目和不合理消费。
而且,尤其是在物品的选取上。剁手比以前痛快了,会稍微花点心思去看评价。买确实适合自己的东西,确实需要的东西。没有以前那么冲动,必须、立刻、马上。放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也没有那么需要,于是果断放手了。
忙着做任务,也没有什么时间研究吃喝了。有时候,简单吃点就好了。也没有特别强求去外面吃,买菜也没有买特别多,还是有些进步的。
尤其是,很多时候吃饭可以点到为止了,胃变小了,没有特意减肥,体重维持的还不错。
总的来说,今年尤其是后三个月的努力,自己在很多方面有了进步。
阅读、读书笔记、日更、教学反思、日清日省、运动、书法都可以说是走上了正轨。早睡早起还在继续调试中,也可以走上正轨了。
主要存在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亲子时光和整理。这两件事,有些进步,但是也还刚刚起步吧。给自己一个寒假的时间,整理清楚房间、电脑、心灵,学会控制情绪,高质量陪伴孩子。
想要更好地完成任务,我想了几个方面的改进:
1、时间方面的优化。最近手机有反弹。
2、早睡早起必须走上正轨,早上大块的时间要抓住。
3、提高做事效率。
4、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计划。
2021年对我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2022年,一个新的开始!
2021年的读书清单: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居里夫人自传》
《管好你情绪就管好了整个世界》
《儒林外史》
《稻草人》《城南旧事》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你只是看起来努力》
《38°爱情》
《一年顶十年》
《如是我读》
《牛棚杂忆》《黄金时代》
《赏识你的孩子》
《思想录》
《断舍离》
这份总结陪我跨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