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序?
语序是语言的顺序。一个句子里面,它的语法成分的前后次序,哪个成分在前面?哪些成分放中间,哪些在后面?如此的顺序安排,就是语序。
人类语言,它的基本成分就是三个,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就是主动宾。怎么表示就是svo?如果把这三个成分排列组合的话,他就有六种组合的可能。Svo,sov,Osv,Vso,Vos,Ovs。
但是这六种,是不是人类语言都说呢?其实类型学经过统计,发现这六种里面采用svo和sov的最多。
占到人类语言的90%。就是人类语言基本都是采用"主动宾"和"主宾动"的语序。那么采用"动宾主"和"宾动主"这两种语序是基本上没有的。
古汉语和现代英语对比分析一下。首先来看被动句。被动句在古代汉语里面就是把主动者放在最后,然后用一个介词引出来。例如《史记》中的被动句,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一个"欺"字,它是个动词,他是个中心语。"于张仪"是一个修饰成分。用那个介词"于"引出来。这种说法英语也是类似的。
一个介词by,把他引进来。
第二个,比较句。比较句在古汉语里边,它是这样的一个结构。就是名词一+形容词+比较词+名词二。形容词就是这里面的核心词。就是里面的中心语。那么比较的对象就用一个介词引出来。比如《论语》中有,季氏富于周公。就是用介词"于"把这个比较对象周公引出来。我们看英语,它就是用than把这个比较的那个对象给引出来。
还有,像地点状语。也是出现在动宾之后。例如《史记》中有,种瓜于长安城东。现代汉语不这样说。现代汉语肯定说在长安城的东边种瓜。把这个修饰成分介词短语放在了动宾的前面。但是古汉语就是一个动词加宾语,再引进来一个修饰成分。
又比如《左传》中,师阵于安。"师"就是在那摆开阵式,在哪里呢?在安这个地方。用“于“引进安这个地点。
英语里面说,他学汉语,在哪里学呢?北一京。一模一样的语序。
第四个,工具短语。就是动宾之后有一个介词引进一个工具。比如说《墨子》中说,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把一个圆就用这个"规"来画圆。如何造一个方形呢?用"矩"来造方形。再引申这个用法。不一定是工具,一个方向也行。又例如《史记》中说,乃说桓公以远珍怪物。用这个"远珍怪物"去游说桓公。英语差不多也是这样,他用铅笔画了一幅画。语序就是,画了一幅画用铅笔。和古代汉语一模一样的语序。
第五个,时间短语。时间短语在古汉语里边一般出现在动宾之后。例如《史记》中说,行之十年,秦民大说。就是推行这个政策,推行了十年。要例如《史记》中,声名光辉传于千世。"于千世"引进来一个时间短语。
第六个,补充短语。也是出现在动宾之后。是特别明显的。在现代汉语肯定不这样说。《世说新语》中有,戴既无吝色,而谈琴书愈妙。这个琴弹的越来越好。
第七种,结果短语。表示结果的一个成分。古代汉语,它出现在哪里呢?例如《世说新语》中说,唤江郎觉。叫江郎省。他把省字放到最后。现代汉语说叫醒江郎。把结果醒放在江郎的前面。又例如是说新语中,至街衢平直。整修街道平直。平直式结果。而现代汉语说把街道整平直。这是一个把字句,如果直接说就不可以像世说新语,这样说说。这个和英语也有点类似。:
第八种是疑问否定强调时的语序变化。汉语在古代表示疑问,他就要把疑问代词前置,。无水区七天呼?它前置有何用处呢?对比英语,他把这个疑问词what,which前置的话。她就起一个强调作用。无水七这实际上也是个强调。
否定也是类似的。尚书中有,无我怨。论语中有,居则曰不吾知也。和英语类似。否定句里面,里面的有些成分也会进行倒装。都是为了进行一种强调。
第三种情况是一种真正的强调。这种强调在我们古汉语中,肯定句里面也有,主要是借助结构助词。例如左传中,率师以来,唯敌是求。敌实际上是求的宾语。但是他借助这个结构助词。他放在了球的前面。就是强调迪。诗经中有,枪子勿怒,秋以为期。就是说你不要生气,我们把秋天作为婚期好不好?,。他用这个椅子把球踢到了前面。表示强调。在英语里面这个强调,上也是这种用法。
这种语序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主语加谓语动词,再加宾语。它实际上是一个最优化的结构,是比较符合人类的认知顺序的。因为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这样的,采用这种结构,一般不需要在宾语上加什麽标记,因为动词就把他们两个分开了。谓语动词之前就是主语,谓语动词之后就是宾语。那如果是别的语序,把冰鱼放到动词前面,动词前面就有两个名词性的成分。那就要加标记,古代汉语就是svo的语序。他就比较少的,用这个标记,而比较多的依靠语序,来表达他的一个特定的意义。
根据类型学的研究,人类语言的基本语序的改变是单向的。就是说所有的语言,它的语序可能都会向一个方向去发展。就是变成svo语序。因为这个最符合人类的认知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