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服务群众中绽放——乡镇青年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在广袤的乡镇基层,活跃着这样一群充满朝气的身影:他们怀揣理想,扎根泥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用实干化解民忧——他们就是乡镇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其服务效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深刻影响着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乡镇青年干部服务群众,首在“心入”,贵在“情至”。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直接面对的是最朴实的乡亲和最具体的问题。青年干部唯有真正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才能走进群众心里。无论是田间地头的生产技术难题,还是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或是惠民政策的咨询落实,都需要青年干部以极大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对待。一次耐心的讲解、一次及时的援手、一次成功的调解,汇聚起来就是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这种“心入”和“情至”,不是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复一日的走访交谈、纾困解难的具体行动中。
乡镇青年干部服务群众,重在“实干”,要在“创新”。基层是政策落地的“神经末梢”,也是矛盾问题的“沉淀池”。青年干部学历高、视野广、思维活,更应发挥优势,将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服务群众工作中。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办事效率,畅通沟通渠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也要敢于直面基层治理中的老难题、新挑战,不回避、不推诿,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满足群众需求的新路径、新机制。例如,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都需要青年干部贡献智慧、挥洒汗水,将蓝图变为现实,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信任。
乡镇青年干部服务群众,根在“学习”,成在“成长”。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青年干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能够最直观地了解国情民情,最深刻地理解“人民至上”的价值内涵,最有效地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和成长机遇。要拜群众为师,甘当小学生,在学习中服务,在服务中学习,不断锤炼党性、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只有经过基层的淬炼,才能真正读懂中国,才能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时代呼唤担当,青春重在奉献。乡镇青年干部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唯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以“钉钉子”精神扎根基层,以“孺子牛”姿态服务群众,才能真正让青春在广袤的田野上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国家繁荣发展贡献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他们的奋斗与付出,正是新时代中国基层治理图景中最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