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过早对孩子进行认知性教育,违背孩子感统发展自然规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所以,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在打着为孩子未来做打算的旗号,过早地(6岁之前),强迫孩子接受繁重的认知性教育。
然而,6岁之前,孩子的大脑主要是一部感觉处理的机器,孩子必须要亲身体验各种感觉信息,才能促使大脑在感觉刺激的作用下实现神经网络的联结,并顺应性地做出动作反应,也就是说,6岁之前,主要是“感觉-动作”组合发展的阶段。
只有让孩子充分地去听,去看,去做,去感受各种各样的事物,才能实现大脑感觉统合的良好运作,为日后的读书,写字奠定基础。
可是,如果孩子在六岁之前,经常都是被要求认字,学数数,背古诗,那么,他还哪里有机会去实现”感觉—动作“组合的发展?
而感觉统合是孩子一切能力发展的根本,孩子感统能力有欠缺,如何在六岁之后的学龄期更有效地进行高层次的认知活动?所以,家长过早对孩子进行认知性教育,不但无助于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反倒是违背孩子感统发展的自然规律,属于本末倒置,最终要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