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最近的雨有点多。隔三差五的,似乎没有停歇过。
下雨的时候,总会想起已逝的爷爷,继而想起还孤身住在乡下的奶奶。
恍惚间,已经过去半年了。
一、
一七年七月,湖南遭遇建国以来历史上高居第二的暴雨洪灾,大雨连绵了近一个月,网上某某地又被洪水淹没的消息铺天盖地,我忽然有些担心乡下那栋修葺于九十年代的老房子。
爷爷奶奶都住在那里。
我没有爷爷的电话,于是拨给我爸,让他问问爷爷近况如何,有没有问题。
“雨太大了,那边停了电,也没有信号。”电话那头,爸爸的声音很平静,“这几天路上积水很厚,等雨一消停,我就开车回去看看,你放心,不会有事的。”
两天后,爸打电话给我,报了平安。
“大水冲掉了很多泥沙,老屋门口的路基怕是有点不稳了,你爷爷说等天放晴要好好修一下,免得我们这些子女开车回来进不了门。”
爷爷生前一直是个勤快的人,怎么都闲不下来,八十一的高龄仍然养牛养鱼,每年我家里吃的稻米也是他一一播种、灌溉、打药、收获、最后打壳,让我们带到城里来的。
他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一生清贫,自是儿孙满堂。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劳苦了一辈子的老人,最后却终于劳作的路上。
二、
五个月后的一天晚上,我爸突然打电话给我,“你爷爷快不行了,明早赶紧回来!”没有过多的解释,他在夜色中开着车回了乡下。
没想到时隔这么久,我的预感还是成真了。
那天天黑的时候,爷爷不放心路基,朝旁边的小河里多看了几眼,不知为何摔了下去,河里是那次大雨冲刷过后裸露的河床,他的头恰好撞在了石头上。
他再没醒过来,走的悄无声息,不曾和子孙们多说一句话。
终归是那次大雨的造就的果。
我想起,爷爷走前的两个月我曾见到过他一次,是在奶奶患病住院的时候。
他拿着给奶奶盛饭的饭盒,脚上穿着一双带着黄土与灰尘的拖鞋,身上披着一件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中山装。他低着头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奶奶,抿着嘴,不说一句话。
他抬头见到我,愣了两秒,老人这个时候的反应已经很慢了,露出不知所措的笑容:“广啊,你来了啊。”
我跟他没说上几句话,转而去和气息微弱的奶奶唠嗑,周边站着的小姨和大伯正和他嘱托着事情,他连连点头说知道。
未曾想到,那会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活生生的爷爷。
一七年的除夕,大伙们照例回老家吃团圆饭。饭后奶奶很早就睡下来,留下的众人在茶堂围着火炕坐了一圈,谁也没有多说话,只有柴火烧着时“噼啪——噼啪”的声音不绝于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林中最大的一棵树倒了,剩下的树们便再也没有了依靠。
三、
小时候和弟弟一起寄养在乡下,爷爷奶奶带了我四五年。
我和弟弟每天能拿五毛钱的零用钱,只够买两个包子或是几包辣食。
有一年,我们发现爷爷总是把钱放在柜子的第一个抽屉里,于是动了贪心,趁着爷爷干活时,偷偷拿了十块钱。那时候的十块钱,可以够我们潇洒很久。
我们尝到了甜头之后,又在几个夏日的午后重复了几次这样的勾当,直到爷爷将钱包换了地方。
在爷爷的葬礼上我问过弟弟,还记不记得这件事。
“当然记得。”他说,“你说那时候爷爷到底有没有发现?”
之前我一直觉得,爷爷是没有发现的,直到那天我听伯伯说,掌管经济大权的一直是奶奶,爷爷自己身上是没有多少钱的。
也就是说,我们自以为瞒天过海,但爷爷的私房钱本就不多,又怎么不知道自己放在抽屉里的钱越来越少了呢?
他没有说破,但是他将钱包换了位置。
他慈祥,也温和。
他淳朴,但不糊涂。
四、
上个月,我妈提给我一袋米,说是去年爷爷收的谷子,以后就再也吃不到了。她还拿了一袋鸡蛋,是奶奶养的土鸡下的蛋。
家乡的米其实并不好吃,有时候甚至还有没去干净的沙子和谷壳,女朋友吃了说是有些磕牙,家乡的土鸡蛋倒是很不错,与胡萝卜丁同炒,吃起来格外清甜,不到几天就吃完了。
窗外的雨似乎停了,明天该是一个晴天。
我忽然想吃奶奶养的土鸡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