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放了一年多的文章。2014年8月,我们一家三口去日本自由行,回来后随意写了一点,但觉得是个半成品,关于景点一个字还没写呢。现在回头看,还是先发出来吧,先按能凑合看的标准发表,好过写一个大而全的东西。
一直以为对日本有些了解,直到出发前才发现其实了解是那么少,以至于走之前的两天,对于到达东京后应该看些什么还是不很确定,对于诸多的古迹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并不知道。又听说日本人多不会说英语,寻路问人恐是极麻烦的,所以一度有些后悔,是不是应该跟团走。
更可怕的是,突然发现我们的手机在日本都用不了,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呢。如果你是iPhone用户那么恭喜你,只要同时支持GSM和WCDMA两种制式的手机在日本是可以用的。我们就在手机上装了个中移动的i沟通,以为它可以work(i沟通只有iphone和android版,俺的winphoe手机又一次悲剧了,只好装在iPad上),没想到到日本后就歇了,没有体会到把iPad放在耳朵边上喂喂喂的喜感。
好在租了一支在日本用的无线路由,微信还通,没有失联。
在一种没有be prepared的状态下登机了。出发前的上午在家还在狂发工作邮件,囧。
飞机上,拿着张军同学(我们社科人文分社社长,专门出旅游书的)友情赠送的日本自助游的书继续一通研究,不表。表一表这个航班吧,日航ANA,高端大气,吃得也好,有一两位空姐说中文,推荐。
飞到的是羽田,注意了,第一个tips,不要去成田机场。距离是首都机场和天津机场的差别,交通费用和时间自个儿想吧。
日本自由行,我自个儿的感觉是行程安排是非常个性化,反正可看的东西很多,个人偏好不同,有喜欢看传统古迹的,有喜欢吃喝玩乐的,有喜欢购物的,一次10天左右的行程也只能看到一小部分,所以行程的安排和路线只能是仅供参考。所以,只看网上个的攻略可能会受限于每个人的兴趣和实际经历,回来后我总结,还是要在出发前找一本靠谱的书,比如像《东京旅游完全制霸》这样的大而全的书(台湾人写的,对日本的了解度相当高,介绍的内容足够丰富,缺点是显得乱一些,没办法,东京这地方太大,就是一吃喝玩乐的大杂烩),做一个大概的了解,从中梳理出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并把每天的路线做一个大概规划,这样才得起自己的时间和money。在此基础上再去个性化的攻略,寻找每个目标景点背后的东西。
100个人有100种日本之旅,我们选择的是东京四日加箱根两日加北海道3日。
8月19日出发,20日一直玩到29日,30号在成田机场腻了一天。10天的有效旅行时间听起来很长,但在日本的时候总感觉时间和腿力不够,很多地方都只能忍痛放弃。
这样的行程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受非诚勿扰忽悠的程度,北海道成为我们第一次去日本的选择,为此增加了一次日本国内的往返航班。这其实不是我的选择,老婆大人订的机票和酒店,咱没出力,自然不能乱发声,一心想去京都的俺,只好敢怒不敢言了。京都为下一次的行程留足了念想。
以下写的文字,是在体验了一大堆教训和少量经验之后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够给计划自由行的朋友们一些借鉴,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少一些抓狂。
到达日本之后,大家都很关心语言问题(会日语的同学可以略过)。从这些天的经历看,语言是问题但不是大问题。在东京能说英语的人的比例恐怕是远高于北京的,特别是酒店和旅游景点、车站码头的information,英语的流利程序是相当高的,倒是让我这个瓶子底儿相形见绌了。不过,很多路人是不大说得出英语的,可以听懂,但跟我们学的哑巴英语一样,说不得。当然,岁数大一些连听也是听不懂的,这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啥哩,是热情的日本人,在问路的时候会用日语哗啦哗啦不停地讲,不管你听不听得懂。这时起作用的是手语,双方一起比划,遥指下个路口,往左往右。
最后,其实问路的必要性一般不是那么地大,因为交通站点和旅游景点的名称都是你能看得明白的“类汉字”,二是在地铁站和景点,大都可以找到简体中文(至少会有繁体中文)的纸质的路线图和介绍,免费自取。如果你再装上一个类似谷歌地图这样的神器,如何搭车如何换乘都不是问题了。第三个,日本的服务和规划实在让你服气,每一个地铁站都有大于4个以上的出口,多的有10多个,每个出口可以到达哪些建筑和景点,都有大大的铭牌介绍,这时再去问人实在是,实在是给自己找事儿,有比划手语的功夫,自己好好看路标吧。
自由行的第二个问题是交通问题。用什么交通工具,便利性,价格。
首先,出租车您就别想了,坐一次绝对让你血压高50个毫米汞柱。我们在一次没得办法的情况下体会了一下,3公里多,2100日元。那表啊,也就百十米就蹦一下,这要是坐10公里.......
其次,在东京我们没有坐过一次地面的巴士。为什么没有坐,是因为轨道交通基本上够用了。日本的轨道交通极其发达,在东京,十几条地下铁加好多条地面轻轨,有个JR山手线,大概相当于北京环着三环跑,大地儿都能到。它们都有网站,也都有中文版,网站的信息可是很丰富啊。总之,跟咱们的公交系统那真不是一回事儿。虽然北京地铁的官司网功能和页面做得也不错,不过没发现其他语言版本;但若打开“附近美食”时,你的下巴会掉下来。第一家是开封菜,然后还有风波庄,这这这,这是北京的美食?再"坐地铁游北京",继续崩溃。
我们是从羽田机场进城的,机场可以买到地铁一到三日券,加上机场进城的火车票,很优惠。我们选的是三日券,一共是1900日元每人,12岁以下儿童有半价优惠,950元。相关的优惠信息见两个网站的说明。
http://www.haneda-tokyo-access.com/cn/info/discountticket.html
http://www.tokyometro.jp/cn/ticket/value/airport_bus/index.html
东京的公共交通有很多线路,票价,时刻表和购票方式等对我们来讲都是挺新鲜的,而且,好复杂!先看一下 这儿:
http://www.gotokyo.org/cn/tourists/info/access/access2.html
在东京,有地铁通票,大部分地方都能顺利到达,所以我们也没有想去体会地面巴士。不过,有一个花钱的电车值得体验,那就是无人驾驭的百合海鸥(yurikamome)线。可以购买一日券,不限次搭乘,成人820日元 儿童410日元。
http://www.yurikamome.tokyo/zh/
箱根旅行的时候,一定要买套票,轨道加巴士加缆车组合利用,可以把箱根玩遍而不用再额外花车票钱。北海道有几种优惠的freepass,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行程选择。
第三个是食。日本是个美食国度,“矮大紧”有云,经济又发达,做事又较真,做饭还好吃的,只有日本。其他像英国德国则惨不卒食。当然俺们预算和时间有限,没机会吃各路大餐,日餐之外的西餐啥的也没有领教过,没什么发言权。我们吃的不过这几样,拉面,定食,海鲜(井加一点),寿司,以及各类小吃。比较糟糕的是,正餐中的蔬菜极少,为了防止。。,每天晚上去超市买沙拉回酒店吃。我儿子戏说这是”吃草“。日本人叫啥呢? 野菜!怪不得不吃呢)水果就别想了,贵得要死,西瓜都没见过整个卖的,桃子论个卖。同情死日本人民了。
日本吃饭还是小贵的,要有心理准备。一碗拉面,一般在600到1000日元,也就是40到60人民币吧。但也不能上下顿全是拉面啊。要是像样点吃定食,就得1000多到3000不等了。寿司生鱼片之类的价格范围也很大,可以考虑去筑地市场吃,还是比较实惠的。海鲜井加一点,最低有600元一碗的。
711是一宝,各种便当,一份吃饱吃好。如果有机会去大商场的地下一层卖食品的,就会发现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的便当盒饭,连咱们的全聚德到那也不例外要去摆个柜台卖盒饭。你就知道这盒饭的水平了。只是,那儿买的没法热,也不能堂食,是当地人家买回家吃的。还是711吧,买完帮你加热。
最后发现记忆最深的是几家吃拉面的苍蝇小馆。容后再表。
在日本,你是很少能看到劳当麦大叔和do chicken right的那个老爹。看到了,你会发现,它的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比日本本地的吃食要便宜多了。不够好吃,不够健康,只能这样了。不过,吃了两次劳当麦的早餐,甩北京的不知道多少条街,价格也还好。别埋怨米国餐了,都是入乡随俗。
饮料还是小贵的,不管大小瓶还是啥口味的,基本是100日元以上,140,160或更高。自动贩壳机特别多。我们买过最便宜的水却是在一家药妆店,特价,矿泉水和茶,1L的只卖100多日元!
冰。日本的餐馆不论大小全是免费提供冰水,真的有冰。我都怀疑这是日本人学米国佬学的。天天喝着冰水吃刚出锅的拉面,这赶脚!
东京初体验
一落地就听到京急线的说法,马上有一种急匆匆的赶脚。后来才知道还有更急的,特急!在羽田机场,找
KEIKYU line(京急线,好像此外没有中文名称)的人工售票柜台,柜台的大姐英语很好,也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日本人的热情服务。
恰巧我们订的酒店在品川,坐京急线可以直接到。乗車駅,降車駅,这个马右边一个尺字看多了,终于明白,这就是咱们的站字啊。不过一上日本火车还是露怯。坐上京急线,地形不熟,也没数站数,感觉是坐过了,赶快下车。研究半天才发现,还没到呢。再上车可就不是急车了,是辆慢车。
过了泉岳寺就到了品川,这个寺好像很有历史的说,但无缘得去。品川的JR站很大,但直到下车我们都还没搞清楚酒店的位置,只知道要走十几分钟(My god,我们拖着两只大箱子呢)。这次问路就很不顺利了,没找到会说英语的人。后来是找到了Shinagawa Prince Hotel,我们住的是它的兄弟New Prince Hotel。酒店的前台熟练地从一摞打印的黑白街道图上拿出一张给我,标出两个酒店的位置。
东京的地下铁实在是恐怖,先摘一段百度百科的介绍:
“东京地铁系统拥有13条线路,220多座车站,线路总长312.6公里。东京地铁的日平均客流量为1100万人次,是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系统。早在1927年12月就开通了银座至浅草寺的路段,因而是亚洲最早有地铁的城市。1955年以后,都市化迅猛发展,为了解决这些人口的出行需求,轨道交通便成为首选,地铁也由此发展起来。东京地铁线网由东南海滨的城市中心向北、向西扇形发展,呈放射式布局,并与市郊铁路衔接联运。目前东京地铁系统有两家运营公司组成,一家是东京地铁公司(Tokyo Metro),还有一家是都营地铁公司(Toei Subway)。"密如蛛网的路线图见东京地铁的官网。如有可能,最好从地铁站找一张彩印的路线图,大概是16开这么大一张,随身携带。这可比用手机APP方便多了。国内的APP那么火,怕是与线下的东西极不方便有关。
http://www.tokyometro.jp/en/subwaymap/pdf/routemap_cn.pdf
我们住的地方就离最早的这条浅草线很近,每天出门必坐。这条线路非常破旧,也就能够理解了。
游览的过程等有时间再细写吧,印象比较深的是这几个地方:明治神宫,箱根(那儿有个桃源台,仙境一般;还有一个巨牛的雕塑馆)。北海道的小樽不错,富良野就有点一般了。
12天的日本之行结束,自由行的过程散漫而忙乱。因为可以随便走动,可以有很多随性所至;但每一天都要操心下一步如何走,第二天去哪里,不停地做功课。
日本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现代与传统并存,与中华文化的相似度很高。甚至在药店,也经常可以看到”汉方“药。有一天在地铁上,一如既往地安静。周围的人的穿着相貌,突然感觉与北京很相似。
但日本很特色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日本的酒文化。我们也经常在下午六七点坐地铁,那会儿的车厢里弥漫着低度酒醺,以及一个个心满意足的红脸蛋。那个时间段,所有的小馆都几乎爆满,男男女女,烟酒小串,高声喧哗,与白天公众场合的安静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日本唯一一次听见在地铁上讲电话而且是大声说的,就是一个醉汉。
最后在回国的机场,看到日本宏扬传统文化的一个展示台,展示的分明就是中国的古琴,心下不知怎地突然有点刺痛,转而一想,又有点心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