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几乎是所有产品面试中都会碰到的,而这个问题的潜在内容自然是,谈谈你为什么喜欢它。我们没必要去揣测对方期望什么样的答案,仅仅是回到问题的本身,谈一下我们最喜欢的产品。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站在纯粹的用户角度出发,请记住这个可能会被您忽视的前提,即便您将要看到的文字似乎都是站在产品设计者的角度。
人的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心理学大辞典》的定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当我们谈论喜欢某件事物的时候,实际上即是一段体验过程(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与自身主观期望的匹配。当这段体验满足了主观的期望时,亦即提升了我们对这个事物的看法。
上面那一段过于抽象,而我们所需关注的无非是:
- 情感来自于比较,而比较的双方并不一定是客观的。
- 个人的差异具有决定性作用。
把这个理论应用到互联网产品上来看。首先,用户对产品的情感会建立在他已有认知的基础上。Facebook刚出现的时候,功能十分简陋,它用了很久才提供了相册功能,更别提动态信息流之类的功能了。但是在那个时间点,它所展现的特征超出了许多用户的心理预期(即便在此之前已经存在像Friendster、MySpace之类的交友应用),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用户的热爱。但如果这样的产品放在现在,很难想象会有多少人喜爱——因为我们看了太多相似的东西(同理,回想下第一次看3D电影的感受)。其次,由于每个人自身的认知与需求的差异,所以对于同一件事物的情感会有所不同。以Dropbox为例,即便有一堆包括我在内的粉丝,但不可否认的是,它那微不足道的免费空间以及国内的龟速上传自然难以博得一些用户的喜爱。
所以,坏消息是,不存在令所有用户都会满意的产品;好消息是,但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令人喜爱的”产品。
在评价什么是一个“好”的产品时,无论是一些大牛还是一些草根设计师都多多少少有自己的看法,虽然描述词汇略有不同,角度也略有差异,但其核心观点可以笼统地概况为三个层次:
- 解决期望需求(或者说“可用”、“能用”);
- 超出期望预期(或者说“易用”、“好用”);
-
情感增值(或者说“爱用”、“想用”)。
如是,回到第一段提到的问题,当我们谈论所喜爱的产品时,我们是否正是在谈论这个产品如何从上述三个层次匹配了我们的要求?也许我们对不同应用的评价有极大的差异,但归根而言是这个产品在匹配我们个人需求时表现出了差异化。下面具体谈一下。
以互联网产品而言,或者针对绝大部分的产品而言,在我们使用它时不可避免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所以,如果它连最基本的期望需求都无法满足的话,那我们大可以把它甩在一边大骂一声“垃圾”。这里所谓的“成本”并不完全等同于付出的经济成本(毕竟现在许多应用是免费的),它还包括时间成本(你需要下载、安装,有的还需要注册账号)、学习成本(对于部分产品,你不得不先花些时间怎么运转它)甚至一些风险成本(隐私或者安全风险,后者经常出现在宅男寻求某些资源时伴随)。“解决需求”是产品的基础,我曾经有段时间尝试了一些闹钟App,结果发现虽然界面漂亮,但是闹钟经常不响。如果作为一个闹钟应用不能按时提醒的话,你有什么脸面称自己是闹钟?虽然我知道根本原因在于一些手机管家杀死了后台进程,但这依然是闹钟的问题。
至于让产品上升到“易用”层面,这自然是大部分的团队所期望的,因为在同质化严重的当下,“易用”可以帮助产品留住用户。而对于大部分的产品而言,有调查显示维护一个老用户的成本比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要低很多,而其产生的价值却要高许多。以豆瓣为例,作为一个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UGC社区,需要用户自主的生产内容,而如果你随机的去翻看一下豆瓣用户的话,你会发现那些至今仍在活跃的老用户相比新注册的用户而言会更多的主动输出。而如果放到需要用户直接消费的产品上来看,这个区别会更大。以美团为例,去年年底的官方数据显示其80%的购买来自老用户。关于老用户与新用户的问题以后另起篇章,在此不作赘述。针对不同的产品“易用”有不同的体现,但总结起来可以是:
- 完成核心期望需求的交互流畅、便捷;
- 非功能性需求超出期望水平。
以百度地图(手机版)为例,用户的核心期望需求是可以快速地查找抵达目的地的方案,这也是为什么当你打开地图时悬浮在最上层的是搜索框。而当你进行输入时,搜索提示可以帮助你简化这个交互过程。而对于地图的非功能性需求,可以体现在响应迅速、节省流量、结果准确等等方面。为了满足这些指标,百度地图提供了离线地图、多图层选择等功能。
再以微信为例,它的核心功能在于即时通讯,而为了简化这个过程,它的默认Tab是停留在会话列表,而当用户试图回复时,会发现默认的是文字输入框或语音输入按键(取决于上一次使用时的状态)。这个细节简化了沟通的交互过程,当然这是建立在用户的会话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归纳上——即时通讯具有连续性,而用户在这样的一段时间内操作情景变化的概率要低于稳定的概率。而通讯的非功能性需求可以提现在通话清晰、省流量等方面,在这里不做赘述,大家都有直接体会。
而当我们讲到“情感增值”时,这便是各位专家大牛出没的领域了。张小龙曾说“产品要有人文关怀”;诺曼专门写了一本书《情感化设计》用以阐明设计的理念;老罗说产品要有“情怀”……这些都没有错,但问题是具体在实现这个过程中,究竟有多少产品能做到?本文并不详细讨论情感化设计,而更多的关注“情感增值”的可能来源。
试着回想一下,你会因为什么而格外喜欢一件物品呢,即便当它并不那么好用时。以我个人为例,我是Pocket的忠实粉丝,我会督促女友也装上Pocket,我会阅读每篇Pocket的官方博客,我会在twitter上follow他们的团队成员(反正也没几个),我会给他们写邮件提建议。虽然有众多稍后阅读应用,但是我从没有想过离开Pocket转投其他的阵营。在这种情况下,显而易见,Pocket已经达到了我所讨论的“情感增值”层面。
如果总结一下,用户对一个产品的“情感增值”可以来自如下几个方面(排名不分先后,因人而异):
- 价值与体验同在;
- 细节的追求以及有准则的设计;
- 气质与品牌;
- 团队或领导人的个人魅力。
想一下知乎,即便手机版刚推出时有许多小毛病,但其独特的价值让用户不离不弃;想一下Twitter早期情况,即便经常出现宕机,但其简约的设计以及极具风格的特色帮助用户一直停留(后来有一位上海的女孩陆怡颖画了一幅宕机鲸的图画,该画被推特买走作为宕机通知);再想一下Facebook早期受到大学生的追捧情况,即便它当时很简陋,但年轻人喜爱它;最后可以想下所有关于乔布斯的故事,无论是对白色纯度的追求还是对图标的像素执着。这些例子基本可以解释了上述笼统的概况,但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的差异会影响这些因素的权重及效果。
写到这里,我想我已经回答了“谈一谈我最喜欢的产品”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