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數年前某天,我在客廳和媽媽一起看電視新聞,記得是播出一則令人鼻酸的新聞,被媽媽撇見我眼睛正扑簌簌滴淚,我媽皺眉說:「啊你現在是怎樣?剛才不是才在大笑(上一畫面切到是娛樂節目),現在就在哭,你這樣以後怎麼辦?」,姑且不論母親對我個人期許的適當與否,我轉瞬大哭的功力是可以達到驚嚇到旁人的程度。
還有一個歷史場面,當時也有一個受害者,被我這個長了水龍頭的眼晴給傻眼,當我們剛認識,她是我大學一年級,剛一起住宿的室友,她頭一次離開家裡外宿,和陌生人擠在二張有上下鋪的床上,書桌也是連在一起的,要有私人空間得裝作沒看到對方,但是那個時候,她第一次看到有一個人只是看到一個新聞案件,就趴著桌上,抖頭肩頭、啜泣起來,她只回頭說「那些慘死的人好可憐!」。那是九一一恐怖事件,罹難者是隔著大西洋的外國人,並不是站在同一島國的台灣鄉親。這位飽受人形水龍頭驚嚇的室友,並非鐵石心腸之人,而是驚恐同宿生活的未來日子會有何變數,那年她不過是一個剛滿二十的孩子。
雖然社會要求男兒有淚不輕彈,但不表示女孩兒當場落淚就會獲得滿堂喝彩,特別是與人們交流,淚水表示情緒的爆發,通常人們面對淚水時,第一時間都是什麼都不敢做,等待對方慢慢收拾情緒,短短幾分鐘空白之後,人與人之間關係都會進展不同的階段,因為一方向對方展示私密情緒角落。
富有情緒是我個人最明顯的特色,它帶領我去觀看自己。然情緒是內心的湖泊,需要投下石子才會有反應,那要怎麼去明白我是受什麼波動?剛逾而立之年,我僅理解部分而已,好消息是我有探索的意願,壞消息是它遠比想像的還費力,甚至會有誤事之可能。擔誤做為一般人該表現的生活。
理解這座秘湖,小心它不受外在暴雨而滿漲湖水,也要讓陽光透進來,避免它生長太多藻類,弄得陰氣沉沉,我慢慢發現它非常喜歡故事,每個有趣的故事像顆魔法石頭被投入心湖裡,有的能爆發出掀起巨浪的能量,有的雖沉甸甸直落湖心,當積聚足夠時,它們默默成了海裡城堡的芻形。
我想第一部讓淚流不止的電影,可能就是1998的The Mighty (台譯:真愛奇跡),故事是一名可能是小兒麻痺症導致身材萎縮的男孩,及另一名閱讀能力落後又來自問題家庭的大塊頭男孩,二人互助互愛的友情故事。曾經有次我興奮邀約某友人一起去看納尼亞傳奇第三集3D版,友直言「那是給小朋友看的!」我回道「我就是那個小朋友!!」事實上,我的確很受奇幻冒險的友情故事感動,前幾分鐘素昧平生,但是共同經歷各式挑戰之後,互相成長些什麼,我真的很容易把水龍頭打開,陪他們一起落淚,在短短不到幾小時的故事當下,我也是他們其中之一,又或著我也想成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