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就这么丢了青春。可是,我永远回不去了。
久闻冯唐大名,知道他是个很牛逼的人物。倒不是因为他是个有名的作家,而是因为他牛逼的经历以及微博上的“今宵欢乐多”。那么多白富美为他作注解,我等屌丝也只有仰望中羡慕嫉妒恨了。希望有朝一日,假文艺而抱得美人。这也许是一部分人看本书的原始动机吧!
我呢,自然是手里抓到什么书看什么书了。
每个人在青春的时候都有一些羞涩与荒诞。我至今仍记得中学的时候全班的男生围着一个女生转。总有那么一个女生,成为大家共有的梦中情人。面对青春的躁动,就像面对这一匹脱缰的野马,想尽办法要去制服。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个朱裳,你日日想着她,恋着她。甚至对她多看一眼也会脸红。如今对着一群久经战场的中年妇女讲着不荤不黄的笑话。我知道,那些青春,我再也回不去了。我已丢失了心中的那匹野马。
青春就是一场春梦。梦中有的,细细体味就好。如今梦醒了,是如何也回不去的。能做的,也许就是,把你的故事写下来。留给后人看,当他们做春梦的时候,会有个心理准备。
但无论如何,总有那么一个人。会给你一巴掌,打醒你的春梦。然后呢,你就过上了没有春梦的日子,假装神情庄重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了。
就小说本身而言,不重情节的书我不太喜欢。总感觉小说不是杂文,太多情感宣泄都是浪费了情节的铺设。小说还是需要情节作为骨架的。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小说,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一本小说。就自己短短的阅读经历而言,那些能让我感动,能对生活有所思考的,便是好的小说。而优秀的小说或是表达了对这个世界丑恶的揭露如鲁迅的《狂人日记》,或是表达了这个世界满满的爱如沈从文的《边城》。当然,优秀小说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也不会局限于此。
就本书而言,对我毫无触动是不可能的,但让我真正感受到作者才气的却是文中的两首诗了。下次追女生也许可以用上。
原诗如下:
《印》
我把月亮印在天上
天就是我的
我把片鞋印在地上
地就是我的
我把唇印在你的额头
你就是我的
《空》
没有双脚
我还可以走近你
没有双手
我还可以抚摸你
没有心脏
我还可以思念你
没有下体
我还可以燃烧你
这就像李敖一样,喜欢他的人甚于他的作品。——当然,喜欢的是年轻时的李敖。(有逼格的人都会做这个注解的,是我知乎刷多了吗?)李敖的杂文优于小说。韩寒也是这样。真正能够体现写小说的才力,当在情节的构建和人物性格塑造。那些伟大的作品,能够流传下来,不仅仅是对社会环境的反抗或是描状,更是在探讨人性中的复杂变化。没办法,对社会和人本身的探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就跟哲学一样。这是个文学的黑洞,永无止境。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有些作者语言的天赋。比如沈从文,汪曾祺,川端康成等。他们的语言就像一幅幅精雕的塑像,让我忍不住仔细咂摸。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作者对情节的构架,对人物的精准描述,对社会背景的准确把握和宏达叙述。比如托尔斯泰,雨果,杜拉斯等。这些人的存在,或者说他们的那些作品,总在某些时候打击得人信心全无。高山仰止的同时让人望而却步。
然而,正是这些人和这些作品。让我对这个世界饱有希望并爱的忘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