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电影市场,这几个月以来进入了密集的排雷期。人们争先恐后的排队买票入场感受脑残电影,然后被雷的外焦里嫩酥脆可口,并且喜气洋洋的走出来。我钱没有多到那个地步,扔出去四五十元,然后买一份新鲜及时的通感,方便自己在网上不落人后的吐槽。我不仅要对得起那四五十元钱,更要对得起我花出去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于是我看到电影院都低头不语,绕道而行。
然后我遇见了《盲探》。杜琪峰虽然这几年没啥力作出来,但是因为他是能够拍出《枪火》《暗花》《暗战》的杜琪峰,我有了甘愿尝鲜冒风险想买票看《盲探》的冲动。要说我喜欢以上这三部片子到什么地步,请看我看到主演刘德华这三个字都没有动摇我进电影院的决心。
《盲探》讲的就是一个失明的警探,配合身手不凡的女警官破获多起命案的故事。片子的风格节奏很奇怪,在前一秒还是搞笑,后一秒就变得恐怖吓人。如果有个摄像机对着正在看电影的观众们,那想必是非常有趣的画面,因为他们的面部表情的转换会尤为迅速。
电影不讲推理、不讲逻辑,凭借的是主人公丰富的想象力,美其名曰眼盲心不盲。神探能够不断的通过设想当时人物的场景和心境,“猜”出案件的走向。有了这样的设定后,那剧本简直好写到爆炸,非常方便的牵着观众的鼻子走了。但光有这样的设定还不行,得加上其他的元素,比如男女主人公的耍宝可爱。刘德华和郑秀文完美的扮演了这样的角色。无论是瘦身男女还是孤男寡女,他们俩太适合去向观众展示一对香港白领恋人的都市爱情生活。看到他们俩,必定能够想到摩天大楼闪闪发光的玻璃表面,彬彬有礼的餐厅侍者打开像锅盖一样的器皿,还有盛放着红色液体的高脚杯。西服、晚礼服、在他们二人身上穿的是那么的熨帖,目光流转间,两个人在探戈的步伐中优雅的展示着都市生活的美好节奏。
有了新鲜、简单、粗暴的故事设定,有了刘郑两个人的天作之合,再加上贯穿于片子始终的各种美食,杜琪峰作为厨师把这样一道奇怪的菜品送到我们的眼前。
可惜我不买账。
我心目中那个让我赞叹不已的杜琪峰已经死掉了。似乎他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而现在的他所拍的电影,就像是一个玩儿着魔方的孩子,不断的变换组合颜色,把之前片子里的风格,以及外部某些资源拿过来不断的拼剪。《毒战》里面就是和大陆土锤风的一次尝试,林雪那几个御用的金牌演员出现在深圳码头,真是有一种在肯德基里吃兰州拉面的奇怪感受。而这一次,我们看到的《盲探》,就是一部都市爱情剧加上猛然的惊悚,这种惊悚是杜琪峰拿手的风格。而我也越发觉得杜在属于自己的迷宫里打转转,或者说吃老本的原因是,《毒战》、《盲探》和《神探》这三部片子有太相似的地方。
《神探》讲的是一个人身上藏着N只鬼,每只鬼代表人身上的一种邪恶的性格。片子里的神探能够看到旁人看不到的鬼。即:别人看到的人只有一个人,而神探看到的人,后面走着7个人,即他的身上有7种不同的邪恶。那么《毒战》呢?英勇无比的大陆公安抽丝剥茧,引蛇出洞,寻找幕后最大的毒贩XXX,这个人怎么着都没出现。到最后才发现其实根本不存在这个人,七个(或者是五个我记不清了)香港人外出行事作案,都是以XXX的名义出现。这不是很像么?
然后到了现在的《盲探》,又回到了“我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设定中。再说的直白一些,《神探》里面的两大元素,分别拆到了《盲探》和《毒战》这两部电影里面去了。《盲探》中多线索穿插叙述的风格,让观众难以在某个情节中去深究,刘和郑在插科打诨中消磨着电影时间,故事在某个时刻刘德华想象力的顿悟得到迅速推进。一旦进入到想象场景,画面变为黑白,人物都变得莫名的恐怖吓人,(女友在我旁边吓的躲到我肩膀后面去了。)
其实我认为,身为文艺工作者,在我看来分为一流二流三流。这三流乃至不入流嘛,就是不断的想要得到市场的认可但是市场不买账。二流嘛,就是知道市场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掏出东西来喂养他们。而一流,就是坚持做自己的东西,坚持自己的风格并且不断的寻求突破,最后成为殿堂级的人物引领着潮流和人们的想象力。在若干年前拍出《暗花》《PTU》《暗战》的杜琪峰,做到了一流导演的地步,但是这几年来,我能看得到他在讨好市场,屈服于投资人的力量。拍电影也不是一个人才华的展示,而是一个团队坐办公室里开会,说这个电影得有什么什么元素嘛,恩,好久没看到刘德华郑秀文了把他们搞上搞上,有他们肯定有爱情那就加上点都市浪漫,哎,对了,坐墙角的老杜不要在开会的时候打盹,你是导演一定要加上你的惊悚阴暗风格,要在片子里面有所体现。
于是我们看到了《盲探》。
当然,我知道我自己的标准比较高,很多人看完之后还是很满意的。尤其跟最近烂片如云的环境相比,这简直就是上乘佳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