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有时空穿梭机,你还愿意回到2020年吗?
1 2020年是一个被迫从零开始的时间
时空仿佛穿越了,2020年前不用戴口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学生们在家上网课,大部分商品都是在各大平台上购买,大到家用电器小到柴米油盐。
做生意的人都在说,2020年到2023年这4年当中,如果还是做铺面生意的,可能难以维持。
2020年,记得每一个零字头的年份,可真都是从头开始。
之前有一位老师的商业课程中,不断的在重复这一句话。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9年可能是,前十年当中最糟糕的一年,同时,也是后10年当中最好的一年。”
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这段话,似乎成了这个时代见证的预言。
2 通过6年的寻找,终于找到了人生后10年奋斗的方向
从2014年到现在时间已经跨度到了6,7年。
前面的5年当中都在同现实抗争,现在想想,这是一种非常懒惰的思维方式。
以前常常说,自己是在瞎忙,今年,发现瞎忙两个字,逐渐从我脑海里移走了。
既然现实和形式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仍然抱守着,以消耗体能,对抗现实的想法,真是匹夫之勇。
“很多人愿意辛苦的做事情,去换取不思考的生存方式”。
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这番话虽然扎心,但这确实不可否认的事实。
因为思考是一个很费脑力,很费心力的事情。
你不仅要调动你以前的认知,同时,你也要去更多的知识,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哲学凝视,或者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考虑自己当下面对的问题。
2020年2月到4月期间,每天晚上都在家里,听直播的58天大课。
3 如何在当下比别人行动快半步
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恐惧当中,吸取更多的能量,同时也加深了焦虑的心态。
又去淘宝买了一些音响设备,当时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做直播,反正,看着大家都这么做,都在拍视频都在做直播。
当时听课的言论说,这个时代将是短视频的时代。
在喜马拉雅做音频主播,当时只是因为买了很多书读不下去,所以用这种方式,一边读书一边自己做评论。
当时试用弘丹老师的《从零开始学写作》这本书,没想到还是有一些朋友在听。
现在回想,这也不是为自己读书的一种方式。
不过,当时真的非常菜鸟。
承认自己是SB的速率,才会在某项技能上不断的自我成长。
报了10年商业课程,重新学习,不仅要从归纳法去学习常识和知识,而且学习演绎法的思考模式,这是哲科思维的思考方式之一。
演绎法是很多大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运用的思考方式。
大家都相信实践出真知。
爱因斯坦说:理论和实践不一致时,那么就改变实践吧。
说实在话,我到现在都觉得这句话,颠覆了我对实践跟理论的认知。
我们都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拿现在的抖音快手以及各大平台的短视频或者视频来说,这些有多少是真实的成分呢?
我们自己做视频或者短视频时,我们所展现的图像内容,只是我们想让浏览者能够看到的。
4 寒冷的时刻,思考是否停滞
昨天外出送资料,坐在公交车上,好在出门的时,戴了一顶绒线帽,越坐越冷,感觉比行走在路上还要冷。
昨天报的天气预报,最低温度只有5度。
下午的温度时间估计在7,8度。
昨天广州早晨,又下了一场雨,广州的冬天如果用降温又下雨,那是又湿又冻。
比中原地带的干冻,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刚才在随意的浏览头条的新闻,又有一位正直花好年华的女网红,因长期熬夜,在上海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心脏停止跳动。
昨天在坐公交车时,有几个十二三岁的小女生,他们都是中学生,其中有一个女生头发很少,说头发也挺多的,因为经常熬夜写作业,头发都熬没了。
社会严重内卷化的时代,每个人生存的都非常难,狭窄的生存赛道,这样的生存环境,还有多少90后,00后愿意生孩子呢?
5 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加速进程,导致人口出生率集聚下降
纵观世界各个现代化高速发达的国家,人口的出生率都是非常低的。
按照联合国人口卫生组织的统计,正常的人口生育比例应该在2.4。
而中国在2000年时,人口出生的比例是1.8。
当然,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是太慢,目前还有60%的空间。
而在2020年黑天鹅事件当中,就是拥有了60%的城镇化的空间,才能换得我们现在相对安全的社会环境。
一些经济学家居于庙堂之上,说的话完全脱离实际,当然他们说话,通常也不负责任的。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不愿意孩子一生下来,生活在一个急剧竞争的年代。
这是一个断舍离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静下心思,慢慢成长的时代。
厚积薄发,不争朝夕。
欲望值降低,焦虑就会减少一些。
对于互联网新贵或者老神,提出先享乐,透支消费,拥有奢侈品,才不枉人生走一遭的观点,不接受。
用反常识的观点,批驳这种超高消费,超前消费的思维模型。